绿珠风骨

漫卷诗书:贵族少女的必学礼仪之祭祀祖庙

2022-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绿珠斯人

于凤芷给林徽因做好孕妇餐,做了一个豆腐煲海带汤,蔬菜面,还有一碟什锦菜。乐颠颠送去。她没有告诉林徽因,她和徐思晨已经闹掰了。

林徽因不知道他们之间已经结束了,还开着玩笑说:“要不你和徐总商量一下,等我孩子出生了再举行婚礼。要不我不能参加你的婚礼,我会遗憾终身的。”

于凤芷笑了笑,安慰着她的好友:“我要结婚一定会要参加的。我又不打算请我同学,我一定会等你成功卸货了,再举行婚礼的。”

两个好友又聊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最后于凤芷才回到家中。她忙着打包东西,准备搬家,毕竟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东西要趁着这次打包好,搬过去,才能找到东西。减少不必要的大量重复工作。

看着角落里放着的徐思晨的东西,她有点犯难了,又不想去联系他来取。她也不能自主主张地扔掉。只好也整理好,装进皮箱,等着徐思晨自己来取。就不用那么尴尬了,毕竟她以后还要接出版社的活。很多事情不能太主动了,人家是甲方爸爸。

她看着《采蘋》这首诗,思绪飞扬,古代贵族的女子,婚前要去祖庙祭祀,通过这种祭祀活动,学会婚后做家庭主妇,负责夫家的盛大祭祀,从准备食物,到衣服器具,还有各种礼节都要烂熟于心。

《采蘋》这首诗刚好就是一个未出阁的少女准备家族祭祀的场景,先采集祭品,蘋(又称四叶菜、田字草,蘋科,为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可食。)藻(杉叶藻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一说水豆。),这些祭品长在浅水的水沟中,要用方形的筐和圆形的筐来装。然后要用三足锅,平底锅来煮熟这些祭品,还要搬去祖庙的窗下,有人当尸来供奉。

于凤芷不由得想起来她的奶奶曾经也是每年过年时操劳如此的祭祀祖先的活动。那个时候年幼的她经常被拉着参加这些很劳累的祭祀活动,她心中有一百个不高兴,也要参加。好在那个时候有小姑姑陪着,小姑姑上高中,本来学习已经很繁忙了,还要参加祭祀活动,还没几天的准备,累得都趴下了,还要复习。后来小姑姑考上了大学,她也上了初中,奶奶年纪更大了,也不准备如此盛大的祭祀活动了。今天重温这些,突然觉得很孤单。小姑姑已经去了天堂,奶奶也去了天堂。祭祀活动就像昨天才过去,而今却阴阳相隔了。小姑姑死于非命,这是于凤芷心中的一道坎,她也想轻松地跨过去,可是她跨不过去。虽然后来那个人受到了惩罚。还是那句话,于家的女子,最好不要得罪,只要有口气,一定会反扑。拉回思绪,于凤芷又一次认真的看着内容:

于以采蘋(pín)?南涧之滨。于以采藻(zǎo)?于彼行(xíng)潦(lǎo)。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jǔ)。于以湘之?维锜(qí)及釜。

于以奠(diàn)之?宗室牖(yǒu)下。谁其尸之?有齐(zhāi)季女。

又翻看了毛诗和朱子的解释。于凤芷还是觉得他们解得很好:南国被文王之化、大夫妻能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此足以见其循序有常、严敬谨饬之意。祭祀之礼、主妇主荐豆、实以葅醢。少而能敬。尤见其质之美而化之所从来者远矣。采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

现在她突然觉得以前的礼仪很好,虽然让人很累,可是能够团结人心。奶奶主持祭祀的时候,他们一大家子人都能够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后来奶奶不主持祭祀了,几个婶子就找借口,过年回来转一圈就走。她的妈妈也是只住一晚,第二天就回家。家里只留下爸爸和几个叔叔,还有她和小姑姑。后来小姑姑出嫁了,就剩下她了。再后来,奶奶走了,奶奶走了不久,小姑姑就因为难产也走了。

当时她还和奶奶,小姑姑开玩笑说,她们是铿锵玫瑰三人行。

对于小姑姑的离世,她心中一直有很大的疑问,什么年代了,小姑姑竟然会难产而死。孩子据说也没有活下来,可是有人却跟她说,小姑姑的孩子活着。在那家决定保孩子舍大人时,小姑姑央求接生的医生,如果孩子活着请他送人。医院里每天都有刚出生就死亡的婴儿,调换一个给婴儿没有的夫妇,让他们代为抚养孩子。等到孩子12岁了,要是那家人抚养孩子有困难,可以去找她的侄女帮忙。

小姑姑精准的算了于凤芷的奋斗时间。那个孩子12岁,她刚好工作了8年,就算她再笨也会积攒下一笔财富。足够养小姑姑的孩子。

于凤芷一直等着有人来找她。小姑姑走后,小姑姑的各种自媒体平台,她都有打理。没有等到孩子,却等到了前小姑父的留言:于凤芷你好,我是你的小姑父,徐开智。希望你看到信息能够和我联系一下。

于凤芷都开始气炸了,还小姑父,谁的小姑父呀!联系做什么呢!气呼呼的于凤芷,关机出门,她需要去透透气。要不她以后起堵得慌。感情她和徐家就无法摆脱了。

于凤芷毫无目的的走在河边,一阵阵河风吹来,吹散了她的烦恼。既然都找上门来了,为什么不接招了。看看还能耍出什么花样来。于凤芷一边想着,一边走着,就看到了一个标语:“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人生真的如此呀!读书教子,是古代妇女的另一种生活。如同《浮生六记》中所描述的那样,多美呀!可是恩爱夫妻,妻子还要给丈夫纳妾。妻子纳妾拒绝的只有司马温公和王荆公。至少于凤芷没有看到历史上还有谁拒绝纳妾之事。

于凤芷看着满河边的春色。想到了元代白朴的一首诗: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人生苦短,既然徐开智时隔12年来联系她,那为什么不敢接招呢。想到这里,于凤芷给徐开智发了一条信息,告诉他,她目前在桃坞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