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旅游随笔专栏

微小的归宿

2020-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赶路日常

北方的冬,荒凉是常态。

放眼望去,略显缱绻的麦苗慵懒地贴在萧瑟的中原大地上,一片片灰绿色的麦田旁,矗立着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它们就像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一样,英姿飒爽,挺拔坚韧。

树干是光滑的,树枝也是光溜溜的,它们一根根地向上直立着,又在最顶端的地方拥抱在一起,仿佛这样就可以抵御寒风,相互取暖。

飞驰的车子载着雀跃的心无限地奔向远方,呆滞的马路也跟着生动了起来。马路两旁的麦田和白杨迅速地向后倒退着,连同它们一起倒退的,还有树杈上的一只只黑色的鸟窝。

这些鸟窝有的很小,外部的枝干轻柔细腻,就像独居小年轻的公寓;有的很大,那些粗壮的树干有序地朝着一个方向摆放,整个居所就像圆圆的灯笼,既美观又结实,我想这肯定是一位心灵手巧的鸟妈妈的家吧,这里面一定储藏了数不清的幸福与欢乐;还有的就像小孩随意的涂鸦,又像被涂抹过的错字,看不清窝的形状和枝干的方向,也许这些都是鸟宝宝的练手之作吧!

一路看着、数着、思量着,要是能爬上去看看里面的装饰一定会更有意思吧!

儿子说:“那里面肯定糊了一层泥,否则透风该多冷呀。”

女儿补充道:“那里面肯定还有很多软绵绵的羽毛,有羽毛作被子,里面一定非常暖和。”

是呀,这些带着体温的羽毛一定会让这些微小的居所更加温暖。

听女儿这样一说,我想起了上海的家附近就有一个堪称完美的鸟窝。

当桥下的柳树脱下一身绿装的时候,当湖边的芦苇花任性绽放的时候,当晚风由西转北的时候,公园里的树杈上多了一个水滴型的家。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它看上去摇摇欲坠、并不结实,总感觉到一阵轻风就会把它摇下来。可是过了几天再去公园,它不但没有被摇下来,反而似乎更加坚固了。

这个鸟窝外面干净整洁,一圈一圈的泥紧紧地裹在树枝上,趁着路灯,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发着微光的小灯笼,既好看又温暖。

如今,只见鸟窝与枯木相互陪伴,却不见鸟儿的影子。

或许,它们一定也像我一样,飞奔在回家路上,因为,不管身处何方,有家的地方,永远都是最眷恋的远方。


张小晩如月
2020-1-2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