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5
“机会总是留给由准备的人”,以前感觉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说,平时一定要多努力,多积累,把必须的能力都锻炼好,碰到机会了才能很好的抓住。可最近公司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由更深的感悟,机遇总是会出乎意料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也许它出现的时候很有可能你完全没有准备好,也许它在你的下下步规划里面~但就算你现在没准备好,是不是咬咬牙,克服当前超范围的困难,你就能够获得比同行更迅猛的成长呢?
也许是因为之前的积累,公司在营销洞察领域的口碑非常好,获得了合作过客户的高度认可,最近接连出现了很多大项目(不仅仅是项目的报价会很高,而且项目要求的能力非常高)。雀巢的全BU social listening and engaement ,南方芝麻糊的scrm系统构建,这些都不仅仅对供应商由足够营销洞察的经验,还要由足够的产品能力。在多次的会议讨论中,我个人学到了一下几点:
1:大D对两个大项目的态度告诉我:更看重事物中的机遇,而不仅仅是困难。首选这些事情背后的理念和宏原是非常一致的,只不过比我们自己的规划提早来了一步,所以如果我们能借着这个机会,利用品牌方的钱,顺道构建出自己的产品就非常高效了。其次,虽然从能力要求的角度上看,我们在技术层面的确非常欠缺,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做这件事。技术上的需求,其实市面上已经由很多非常棒的供应商,但缺少的确实与实际营销需求的整合。而我们在其中恰恰可以扮演营销大脑的角色,通过借力、整合资源,把技术部门外包出去。
2:种种客户的需求验证了大D在之前邮件里提到的一点,2018年“效能”将是我们成败的关键。这些需求都需要我们都很强的产品能力,快速产出能力。可以看出来,宏原的产品小组处于一个非常核心的位置。而且这些项目推着产品小组的研发工作从对内直接升级为对外项目,这要求我们要更快速的推进产品打造的工作。
3:除了通过自己在平时项目中的思考,借助市场中已有的资源和客户需求非常重要。当我阅读市场营销技术供应商Convertlab的资料后,发现他们已经由非常全面的产品体系落地;当我阅读雀巢关于social listening的需求后,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产品,需求背后的商业问题与要求细节;没有系统性去挖掘这些资料,是我前期工作不到位,没考虑到小D一直致力研究整个行业市场,他就已经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