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简友广场想法

《夺冠》:成为自己,排球就是目的

2020-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如乐之

《夺冠》是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中国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的剧情运动片。

《夺冠》这部电影时间虽然有近2个半小时,但是故事情节却非常简单,主要讲述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2008年奥运会中美大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而郎平和某教练是电影中见证中国女排40多年风云起伏的关键人物。

电影故事情节简单,谁看谁知道,就不分析了。只是有几个疑问,在此展开分析:

第一个问题:吴刚和黄渤饰演的某教练是谁,怎么不打出名字来。

1976年,新的女排国家队成立。袁伟民(1976-1984执教)是女排国家队成立后的首位主教练,他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三连冠,即81年世界杯冠军、82年世锦赛冠军、84年奥运会冠军。

陈忠和(2001-2008执教),陈忠和此前一直是中国女排陪打教练,他先后辅佐过6任女排主教练,直到自己成为中国女排主帅。陈忠和带领中国女排获得了2003年世界杯冠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雅典夺冠也是中国女排在1984年之后第一次夺得奥运冠军,其意义非同寻常。2008年,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中不敌美国女排,最终收获一枚铜牌,陈忠和随即离任。

查阅中国女排的历任主教练可知,吴刚饰演的是传奇女排教练袁伟民,黄渤饰演的是著名女排教练陈忠和。仅从带队战绩来看,郎平、袁伟民、陈忠和位列中国历任11位女排主教练前三。

据说,陈忠和因为影片中一些争议镜头,和片方意见相左,要求删除影片中与自己有关的部分,并建议对这部电影严格审核。还有一说是,袁伟民、陈忠和和老一辈女排运动员放弃署名,是因为中国女排没有我,只有我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就是中国女排。是否署名对于电影影响不大,真实原因就交给吃瓜群众去猜吧。

  第二个问题:中国女排的精神是什么?

《夺冠》中打出的女排精神是: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但是从美国回来的主教练郎平,带回了一些不一样的思想,包括你为什么打排球,成为自己,排球不是队员的全部,第二也非常了不起,享受排球等。

1995年至1999年3月,郎平第一次执教中国女排,并带队获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这一成绩对于当时的女排而言极为不易。因为没有夺冠以及家庭原因,郎平在1999年卸任女排主教练。

为什么中国那么看重一场体育比赛,为什么比赛的目标只有赢,郎平说,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强大。

重回世界之巅的战绩表明,郎平引入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是对的。那女排精神是否要需要更改,以注入新时代的新思想:成为自己、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郎平是举国体制培养的花朵,但是最终却挣脱了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宿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郎平是真正把排球视为自己的职业和事业,排球就是目的,而不是一个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第三个问题:郎平的改革意味着什么?

2013年,郎平接手中国女排,启动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国家队扩编、从地方大量启用新人、全球聘请教练等。

郎平曾说,光靠精神赢不了球。是郎平的国际视野,包括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从美国聘请的康复师(减少伤病),大胆启用新人,鼓励队员去国际上见世面,以及她的个人魅力,再加上运动员的拼搏进取,成就了现在中国女排的辉煌。所以竞技体育要回归科学化和专业化,最好不要让外行来领导内行。

女排精神感动了中国。其更深的启示在于,改革必须彻底。你可以在旁边监督、看结果,不行也可换人,但不能插手乱干预。这个启示对于当前的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都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在某些竞争激烈的行业,现在还存在一些国企,或者从国企股改转型的企业,依然在使用三十年前的体制,如中央集权式的职能制。导致企业对环境应变缓慢,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吃老本总有吃完的一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