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2
最近在看一本关于阅读的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讲解了很多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针对不同类型或者说学科的书籍应该如何进行阅读。
目前这本书看了三分之一
,也就是第一章
和第二章的一半
,基本上都是关于如何阅读一些的通用技巧,是针对所有类型和学科的书籍,方法具有普遍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5142014/c781e46b82d3428b.jpg)
现代阅读人
作为一个现代的“阅读人”,指的是那些在今天这样的互联网时代,仍然习惯于从书写的文字中获取和吸收大量资讯的人,从而增进对这样世界的了解。
现在的时代,各种互联网信息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和方式也是层出不穷:手机、电脑、电话、互联网、各种APP
、杂志等,甚至那些相对传统的方式,例如报纸、收音机、电视等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信息资源。
现代的媒体正在以压倒性的泛滥的资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这些媒体和它们所提供的大量资讯,大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使得我们很少花费精力去思考,似乎我们的思想变得形同虚设了,那么我们生活这样的大环境之中,如何做一个阅读者?
主动阅读
任何的阅读都是一种活动,活动需要我们主动而为之。
一个主动阅读的人比一个被动阅读者,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些,在阅读的世界里探索能力更强一些,自然而然地,收获更多些。
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比另一个人读的好,首先肯定是在于这个人更加地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的每项活动中使用了更多的阅读技巧。
只有一种方式真正地表明一个人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阅读这本书。
读者什么都没有,只是凭着内心的热爱和力量,品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无到有,从模糊的概念到逐渐清晰的理解为止。
作者在书中谈到:
凭着自己的内心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
阅读的目的
1.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
2.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
3.达到消遣的效果
两种学习方式
阅读就是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 指导型的学习
- 自我发现型的学习
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自我发现型的学习是没有老师指导的方式,而被引导的学习是需要旁人指导和帮助。
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上面的这句话是蒙田
的话。第一种人指的是如果他连字母都没有学习,那必然是无法进行阅读;第二种人的无知在于读错了很多书,通常书呆子便是如此。在这种人的心,他们以为读的越多越好。
其实不然。我们作为读者,必须区分各种不同的书籍和阅读形态。
阅读的层次
阅读就像是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型学习,是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师在学习的。只有当我们读者自己知道如何去阅读,我们才可能真正地读懂一本书。
在书中,作者将阅读的层次划分成了4
个。
- 基础阅读(初级阅读、基本阅读、初步阅读)
- 检视阅读(系统化略读、粗读)
- 分析阅读(全盘阅读、完整阅读、优质阅读)
- 主题阅读(比较阅读)
4个层次的阅读的效果或者作用是不同的。
通过基础阅读,一个人可以学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阅读的基本技巧。
检视阅读强调的是时间,读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分析阅读更加地复杂和系统化,分析阅读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分析阅读永远是一种专注的活动,需要读者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培根说过: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和消化的
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和消化一本书。 同时分析阅读是非常重视理解的。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最复杂也是最系统的。
在做主题阅读的时候,读者会根据很多不同的书籍,而不是一本书,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关联之处,提到这些书都谈到的一个主题。
同时,可能还需要读者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某本书中没有提过的主题,从而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