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必读

疫情后迎来“倒闭降薪潮”:厉害的人,宅在家里越闲越赚钱!

2020-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维小维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意外获得一个超长的假期。

宅在家里看似岁月静好,但是其实,疫情影响下的经济打击,已经开始悄悄显现。

已经有第一批扛不住现金流压力的企业开始倒闭:

知名IT培训机构“兄弟连”于2月6日发表公开信表示,即日起北京校区停止招生,员工全部遣散;

北京知名KTV“K歌之王”宣布在2月9日与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30%员工不同意这个方案,公司将进行破产清算。

可能不少人现在依然是宅在家里睡懒觉、刷手机和玩游戏,但其实形势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

而有一部分人先知先觉,早在假期里就开始在家学习,或者提前准备好复工之后的工作。

比如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老同事,早在大年初二前就发了这样的朋友圈——

“谢绝零食和电视,我准备好了泡面和咖啡……”

看样子,他已准备好在工作文书中自闭N天了。

我问他:“现在法院都推迟开庭了,你怎么就不能休息一下呢?”

他回复我说:等疫情稳定后,要早立案才能早开庭,早收到律师费。

讲真,我特别佩服他。以后有啥事打官司一定找他。

再比如,寒假是大多数老师放松的日子,但对于我一个教师朋友来说,正是忙碌的开始。

她平时喜欢弄点花艺手工,前些年弄了一些纸花作为过年装饰,本来只想晒晒朋友圈而已,没想到引来很多人点赞评论。

就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给她带来了一个副业。叫上亲戚朋友帮忙,一天最多的时候,能赚个几千块。

等于又给自己加一笔年终奖了。

今年喊不来亲戚朋友了,纸花也送不出去了,她灵机一动,开始用H5帮大家做新春拜年贴。

三下五除二,拿下了几乎整个小区的老师生意,大家都不太懂做这玩意儿,都拜托她帮忙弄好好给亲戚朋友电子拜年。

困境之下,她依然又赚了几千块。

上面两个职业——当律师、当教师,都可以说是大多数人眼里的铁饭碗。

有人拿着铁饭碗就随意过日子,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千万别要我辛苦。

但还是有一小戳人,正默默通过宅在家里的机会,靠副业赚着新年红包,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

其实,我觉得看一个人能不能熬过危机,赚一桶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看他怎么放假就知道了。

一、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在一个假期

去年十一国庆前夕,公司曾经传出要设立一个新媒体部门,而且说会优先录用内部员工。

我有一个同事Amy,做宣传策划的,干了5年。

大家都认为,如果设立新部门的话,那她就是部门经理的首选,因为没有其他人比他经验更丰富。

后来,当领导发话,真要设立部门了,经理的位子却给了一位刚入职没多久的小伙子。

对于这个决定,大家都很纳闷。

Amy更是一脸懵,当其他人去祝贺这位新上任的部门经理时,她腆着肚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张大脸没处放。

那是当然啊,谁也不会料到,假期去了一趟旅游,回来就被人家抢了位置。

有一次,我跟这个部门经理在休息室,就对他说:“刚入职就升职经理,很了不起啊!”

他谦虚的说:“没有啦,我在新媒体方面还是菜鸟,只是国庆时恶补了一些功课,刚好得到老板赏识而已。”

我问他:“你都做了啥啊?”

他说:

重点学了视频的拍摄和文案的撰写,国庆最后一天回公司拍了一个3分钟的视频,回家自己剪辑,配文字,上班第一天就给老板看了。

我万万没想到,短短七天的时间,他干了这么多事情。

俗话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同样是假期,当其他人都去吃喝玩乐,你用知识技能武装自己,那在升职加薪的路上,肯定比别人有更多的筹码和底气。

我之前认识一个女孩,她特别有目标感,做事很较真。

每次假期前,都会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有条有序,并坚决执行到底。

早中晚,具体到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我当时没拍下来,在网上找了一下,约莫是这样吧↓

没错,过年的计划,做得和清华学霸的不相上下。

难怪我跟其他的一些老板们交流,都说:面试一个人,吹得再牛也没用,啥都别看,先看他假期的朋友圈就够了。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假期也太死板了吧,跟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不过你从另一个方面思考的话,这个超长的春节假期,这么多时间集中利用,都可以写一本书了,一本书的版税可能都能挣个几万了,那为什么不这么干?

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是时间,如果你把时间的价值最大化,那获得的财富,自然也不会少。

你把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有一种满足叫休息,更高级的满足叫工作

有一个朋友,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软件开发,年前我俩打电话。

他说:“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因为年后要推出App,现在忙着进行各种测试。”

我说:“兄弟,要不要这么拼呀,平时已经996了,春节还不放假,老板会给三倍工资吗?”

他说:“累倒不觉得。说实话,一想到年后要推出一款新的App,作为项目负责人,很是兴奋激动。

因为这款App,他投入了很多时间和心血,虽然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但他和几个组员硬是扛了过来,随着技术不断打磨,最后得到老板的支持。

现在这款App终于要推出市场了,他说三倍工资倒是其次,如果用户反馈好的话,不要钱都值得。

他对工作的这份投入和满足,真是震撼到我。

让我想起了之前,马云在微博的那段关于“996”的话。

马云提到:

这世上有很多成功的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官员、政治家,基本上都是自发996的。

不是因为他们有自虐倾向,而是他们把工作当作满足感的源泉。

“铁娘子”董明珠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从1990开始加入格力集团以来,连续30年全年无休。

在她眼里,根本就没有“996”、“007”的概念,只有怎样提高营销效率,怎样管理团队。

现年63的她,说心态还像25岁一样,还能继续再干20年。

从一名底层业务员,到企业董事长,支撑她孜孜不倦一路前进的,正是对工作的热爱。

很多人把春节休息看成必然,往往是因为他们把上班当作上班,而不是作为长久事业看待。

他们觉得,一年干到头这么辛苦,不休息简直没天理啊。

但对于很想做成一件事的人来说,上班是一个名词,而工作是一个动词。

因为工作能让他们产生源源不断的热情,即使没有周末,没有假期,他们也甘之若饴。

在那些把休息当成满足的人眼里,他们是另类的,但也只有他们自己才明白,那个点燃生命的高级的东西在哪里。

至于赚大钱,只是顺手而为而已。

三、有的人越忙越穷,有的人越闲越赚钱

我知道很多人一放假比上班都忙,要不是这次疫情的影响,往往从第一天放假就开始各种约饭,逛街,看电影,串门……

排得满满,直到上班前一天。

但他们忙到最后,往往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空虚

这种忙碌,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价值不大。

最明显的是,只能花钱,不能赚钱。

那怎样在假期赚钱呢?

我有个朋友,自己出来创业,平时的她很忙。但她跟我说,无论多忙,每天都会抽出半个小时,进行思考和复盘。

她投资的几支股票和基金,就是她在独自思考的时间里研究出来的。

比如有一支她看中的美股,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纳斯达克创新高了,也顺道帮助她赚了80万。

去年春节期间,但初三就飞回深圳上班了。

我问她,公司很多事情吗,这么早就回去?

她说:“没啥事情,不过没啥事是更为重要的事,比如我要抽空思考公司今年的战略计划。这个计划,老实跟你说,价值百万。”

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牛逼。

《稀缺》中提到一个观点:穷人之所以越穷,富人之所以越富,根本在于前者有“稀缺心态”,而后者没有。

什么是稀缺心态呢?

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最受关注的事情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缺钱的人,你给他们钱和时间,他们也只会把时间挥霍在吃喝玩乐,把钱挥霍在消费娱乐。

甚至我最近发现有一个前同事,花五天时间和三个人反复纠缠,发n个朋友圈——根本原因只为了早几天拿到300元。

深深感叹,忽略时间真正价值的人,时间都很不值钱。

这就是典型的管窥效应,忽略了长远来说有价值的东西。

就像我们一到放假过节,如果你的注意力,只被眼前一些吃喝玩乐的琐事分散了,那你自然就不会去想真正赚钱的事情。

真正赚钱的事情,绝不会在你陷入忙碌时出现。

比如说乔布斯,据说他大部分产品的灵感、战略的部署都发生在冥想时的顿悟中。

闲,要有顿悟;忙,要有价值。

如果你在这个超长假期闲得百无聊赖,倒不如花一点时间,来规划一下今年的战略目标。

用看上去不值钱的余闲,来撬动用来可以赚取的大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