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的艺术家”

2024-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蕉下客deer

八月初三日(9月5日),周四,晴,26-37度,54.5㎏

6:17起床。晚起17分钟,算完成。

阅读一小时,读《孔子新传》30页。完成30%。

金刚功、长寿功各一遍。眼保健操未练。完成80%。

昨晚失眠,睡眠得分42分。白天头昏脑胀,多在闭目养神。

读《孔子新传》获知:《易》和《春秋》是“六经”中的两部理论书。前者孔子读《易》作《易传》,是一部哲学著作。后者孔子因《鲁春秋》而作,是一部政治性著作,二者全是最难读的书。孔子弟子三千,然精通“六艺”,即能读懂《易》和《春秋》的,仅七十二人。

孔子晚年尤爱读《易》,韦编三绝。但孔子读《易》,并不是为了搞卜筮,他说,“予非安其用,而乐其辞。”他研究易经,不是学占卜之术,而是喜欢研究内在的德义。又说“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史巫”是春秋朝庭掌卜筮的筮人。孔子与史巫都研究《易经》里的筮卦,故曰“同途”,“殊归”是指两者研究筮卦的目的不同,一个为了占卜,一个研究哲理。

孔子作《春秋》,这不是一般的史书,而一本明义的书。它固然离不开史,但它不是史;它从明义出发取舍史料,亦从明义出发,遣词行文。

《春秋左传》,我已读了三遍。《公羊传》、《谷梁传》我略有涉猎。接下去,准备攻一攻《易经》,用孔子方法研究其中的哲理。

昨日读《孔子的生平与事业》的章节。写到“陈蔡之厄”时,弟子们对天道的怀疑,和孔子的开导。孔子说,智者、贤者未必一定为时代所用。“遇不遇时也,肾不肖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为世所用还要凭借机遇,而有德有才却身不逢时的人自古至今太多了。所以“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君子之学,并不是为了通达显贵,而是为了深植一种信念,穷困时不动摇,忧患时坚定不移。“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我以为,所有的天才、圣贤都是为世界创立标准和秩序的人。当他自己内心标准和秩序不为世人所接受时,他也绝不改变己意来迎合世俗。宁愿寂寞、穷困潦倒,直至世界启用他的标准和秩序的那一天为止,也许那一天,在他生前都等不到。

我又联想到技与艺。技是用来为世人服务。而艺是用来滋养自己的心灵的。艺从不为取悦他人,也不以功利为目的。完全是一种追求好玩、有趣的游戏心态沉迷于其中,故云“游于艺”。并非只有琴、棋、书、画等高雅的文化活动才称之为艺,文化活动若以追名逐利为目的,便沦为“技”。而做饭、缝衣等寻常家务,若也能呕心沥血、精耕细作地沉醉其中,亦可淬炼为“艺。不用鄙视它的平庸,可以自豪的声称,我是做饭的艺术家。

【日食记】


早餐:薄荷酱全麦贝果+豆浆

我每天都要面临一道考题:如何化库存的临期的食材为精致的美食。半个多月前做的薄荷酱,保质期不长,得赶紧消化。因炒得过干,做抹酱不太适合,更适合做馅。于是想到做这款贝果。味道果然惊艳。

喂养的鲁邦种,活性越来越好。每次续喂,都是发至三倍大,将瓶盖顶起。每天做一件深度动脑的工作,读书也好,做饭也罢,都能让自己获得莫大的鼓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