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探索:当对“自我”了解的再深入一些时
图文/喜悦

当对“自我”了解的再深入一些时,就会开始变得谦虚,变得容易让步,变得不那么主观,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那些矛盾,冲突与对立,都开始慢慢解散。
依然是那个“朝三暮四”的故事,猴子听到它的栗子早晨三升,晚上四升的时候,它们很不开心;当它们听到早晨四升,晚上三升的时候,它们很满意。
那个猴子的训练师“了解”了猴子的头脑,了解了它们的思维模式,了解了整体,了解了那个“总数”不变,所以他做出了让步,只有“智者”会做出让步,愚蠢的人,永远都在争斗,在分辨,在选择,在找麻烦。
当那群猴子不开心,开始嗷嗷大叫的时候,训练师并没有生气,并没有觉得它们难以管教,并没有使用更强硬的态度去驯服它们,管制它们,而是改变了那个方向和策略,让它们觉得开心。因为训练师并没有觉得自己被冒犯。
我时常觉得自己被冒犯,这样的情景发生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等各种关系中。当“我”觉得被冒犯的时候,因为内在有一个很强大的“自我”,有一个很强大的主观意识在里面。
那个主观意识是不容别人冒犯的,而当我一直陷入那个主观意识的时候,我没办法去了解主观之外的客观存在,没办法了解整体。那怕是这个主观意识是怎么形成的,也都无法真正的去了解。
是的,了解那个“自我”的运作模式,不用跑很远,只需要观察自己的“自我”就会了解到那个奥秘,因为所有人的“自我”模式都是一模一样的——陷入“主观意识”的时候,问题的责任都在外边——是别人导致了我的痛苦。
这会让自己一直处于混乱,且无法“了解”的状态,它也意味着,我永远都会活在混乱中,而无法成为一个具有“了解”性的人。当然,在生活中,也不可能或者极少有可能做出让步。
当“我”受伤的时候,也是检验自己是否是一个具有“了解”性的人的时候,那不是表面上的让步那么简单,它蕴藏着对主观与客观的判断——清晰地判断。
一个具有“了解”性的人,主观意识是很弱的,因为只有主观意识很弱的时候,才有机会和可能去了解那个客观的存在,才有可能去了解对面人的那个“自我”是如何运作的。
即然是自我的运作,即然了解自我运作的模式,那就很容易去转化那个问题,会让步,那个让步不是因为害怕,不是懦弱,而是知道那个最佳利益,它不会轻易把自己拖进麻烦之中,继续制造混乱。
……
——#内在探索#喜悦回归自己#觉知与自我#当下的力量#全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