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六年,再谈大学怎么过(1)
我到邻近毕业才发现自己大学四年做的事情没有给我走进社会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大四离校前我痛定思痛,憋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在毕业后倍加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实践技能,熟悉职场规则,锻炼沟通能力,为的是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在社会竞争中不要混的太差。
六年时间,跟别人比不敢说好,但是跟六年前的自己比确实进步不小。一是坚持了自己的职业规划,用实际行动和结果证明了六年前制定的职业规划是正确的;二是考出了CPA,对于一个六年前坐在座位上学习超过二十分钟就要玩会儿手机或者出去看看美女的人来说,你知道有多不容易吗;三是收入也上了五六十万,跟社会精英没法比,但是对自己来说能过一个还过得去的生活。
最近我经常在想,如果大学四年我多做对一些事情,毕业之后的上升速度是不是会快很多?的确是这样。但是反过来说,时间真的退回去,结果恐怕并无二致。为什么呢?
因为那时候我不可能有现在的格局、眼界和思维意识。我当时做了能想到的一切努力和尝试,但是没想到的呢?一个人无法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当时有些东西是“我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努力想打破信息壁垒,尽力让自己知道。但更有些东西是“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再多的努力都没有用的,因为你对此毫无意识,又怎么会知道努力的方向。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既有“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有“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有点绕,但是我觉得大家能看懂。
所以最近我突然想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和一些反思感受不定期地写一写,如果能有人受到一点启发也算这些经验产生价值了。我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每次只写一两个点,这样能把问题阐述透彻,防止分析浮于表面,空洞之物于读者最无益。
我的第一条建议是打好基本功,学好理论知识。我估计有的人会觉得是老生常谈的废话,有的人会觉得是不接地气的说教。真不是!理论有多重要,很多人都不知道,不只是大学生,甚至很多社会人士也认为理论无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觉得理论是空中楼阁,谈玄说道,于工作无甚益处。但是工作时间久了,才发现理论真的是有价值,而且渗透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只是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我不打算用理论说明理论的价值,就谈谈我的切身感受。
我从事的是金融工作,金融工作最核心的理论是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我经常在朋友圈发表一些对财经新闻的看法,先不管对不对,至少我能一二三逻辑严密地说出观点。有个朋友跟我聊起来说他也每天看财经新闻,看了别人的分析都感觉很有道理,但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其实我之前也深有同感,后来读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书籍。读一本经济学书籍的过程就是给自己建立一个思维框架的过程,这个框架其实就是理论。书籍与公众号文章的区别就是书籍是个系统完整的框架,你看再多公众号文章、再多财经新闻只能是碎片化积累和表象积累,而一本书籍会给你展现一项经济学理论推导的过程、历史现象佐证,阅读它就是一个被说服的过程,顺便起到了“读史使人明智”的效果。所以别人看到的是一个财经新闻,是表象,而你看到的是某理论的一个实证,是本质。站在表象上你永远分析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只有站在理论思维框架里面,你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出一二三来。而且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会发现现在发生的很多现象只是某历史事件的再现,达里奥说:“ 很多人认为过去发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经济危机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而我只看到了同样一些事情一次次的重复上演”。你的大脑里储存着对那一历史事件的经济学分析,所以当类似的现象发生的时候,你能马上反应出来这个事情背后的实质是什么。所以说,理论知识的武装使你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且不说宏观的分析能力,离工作更近一点。金融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写报告,如果没有经济学理论打基础,你如何能知道应该从哪些角度切入,分析哪些方面?你没有逻辑框架,怎么能写出有说服力的报告呢?没有宏观经济学理论武装头脑,你怎么组织观点论据?没有微观经济学理论武装头脑,你从哪些角度分析一个产业、一家公司?
说的再世俗一点,在金融圈里混肯定是时常跟人谈论一些财经热点或者纯粹的闲聊,别人聊起一个理论你接不下去,丢不丢份儿?如果闲谈调侃时各种理论信手拈来,分析财经热点逻辑严密鞭辟入里,你在别人心中又是个什么形象?社交是讲形象的,这个形象不只是衣着,更重要的是谈吐。
学生时代对每个人都是战略机遇期,只是处在那个时候的人多数都没有意识到,哪怕老师苦口婆心也是置若罔闻,我并不例外,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工作实践技能、人际交往技能这些都可以在毕业之后的工作中持续练习和提高,但是能让你集中精力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恐怕也就是在学校的时光,参加工作之后即便你有心,也不像在学校时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了。珍惜机会!
今天先写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