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解读老子3(独家据音频整理)
如意(微信号:pingsos123)
2017-10-30整理完成,历时一个月
总字数:39898字
“道”这个东西最早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发生在西周早年,武王克商以后。当时西周最早期的首都在今天西安的西南角上有一条沣河,当年周文王在封河以西建立一个首都叫沣都,武王克商后,在封河东岸又建立一个首都,这就是著名的镐京,那么由于武王瓦掉的敌人在河南中原这片地区,因此,他必须把他的主要行政和军事力量放在河南也就是放在中原,这就是为什么西周的第一任宰相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在西周早年就在西周建立了第二个首都洛邑,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陪都,并且在好今河洛邑之间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大直道,我们怎么知道中国历史最早的道就是周道呢,是因为在诗经小雅里有记录叫:“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讲周道啊,平展地像打磨过一样,笔直的像射出的箭一样,这是关于中国历史上东亚历史上最早的第一条大直道,老子就借用这个东西来表达天地运行的规则,这叫“道”。
好,下面我们看《道德经》第一句话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不同的学者是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把它解释得极复杂,可是这句话究竟在讲什么呢?我们为了让大家理解这句话,我先说一点题外话,欧洲近代古典哲学系里面,在德国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来布尼兹,来布尼兹这个人曾经谈过一段名言,他说:哲学需要有自己专有的符号系统。因为哲学讨论的是形而上问题,而我们日常语言和文字是普通老百姓在形而下的生活中谛造的,因此日常语言不足以表述哲学。大家知道数学,它是有自己专有符号系统,比如微积分,你不可能用英文或者中言语直接解数学;音乐有自己专有符号系统,比如说五线谱,再比如电脑语言,你不可能用正常日常语言来给电脑编程,你必须专门发明一套逻辑符号作为电脑语言。它说明什么,说明特殊的意境必须有特殊的逻辑符号,那么我们哲学所表达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可是它却要用形而下的东西来表述,这发生重大的问题,所以来博尼兹才讲,哲学需要有专门的符号系统。我们再看,黑格尔他的名著中《精神现象学》的前言里讲过一段话,他说一旦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述他的思想,他立即发现他的思想被扭曲,说明什么?说明他的意思跟来博尼兹完全一样,说明日常语言不足以表述哲学。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中逻辑英明体系最缜密,哲学意趣最深厚和最华贵的一门宗教,我们最后一节课讲佛教,那么释迦牟尼说过一段名言,他说:我所知法如树上叶,我的讲法如掌上叶。他的意思是说,我所知道的法是树上的活叶子,我一旦用语言讲出来,就像从树上摘下来放在手上的死叶子。释迦牟尼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他仍然是在讲日常语言不足以表述哲学,这就是为什么释迦一生讲书四十五年,他在很多情况下一言不发,所以三藏记载说:释尊拈花,迦叶一笑。这八个字的记载,成为中国禅宗的基本发展点,所谓释迦拈花,就是释迦牟尼在讲经时一言不发,他所有的沙门弟子看不明白,只有一个叫迦叶的弟子微微一笑,释尊明白这个弟子看懂他的意思,说明什么,说明释迦牟尼很楚用日常语言不能表达意思,所以他在表达他深奥的思想的时候一言不发。
好,那么我们下面看,老子这段话,老子这段话说:道可道,非常道,说道这个东西是可以讲解的,但是用正常语言不能讲,必须用非常语言才能讲,老子接着讲,名可名,非常名,名指物的属性及其可以为之命名的部分叫名,老子讲你是可以给它命名的,但你用正常语言不能给它命名,你必须用非常语言不正常的语言才能给它命名,可见老子这段话的含义与来布尼兹、黑格尔和释迦牟尼如出一辙,这段话就是这个意思,日常语言不足以表述哲学,这是只有做过哲学研究甚至有过哲学著述的人,才能理解的一句话,是任何做哲学著述的开篇就遇到的一道难题,所以老子才会说与来布尼兹、黑格尔完全相同的话,这段话我已经解释完。
然后老子又接着讲,第二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讲他所要追究的道,这个“众妙之门”处在黑暗又黑暗状态之中,也就是说它非常深奥,难以追究,然后老子接着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段话我们前面讲过,这里不再重复,老子接着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段话被很多学者解读为老子早在2600年前对现代宇宙论有所猜想,这段讲法对不对,大错而特错,大家一定要知道,我在今天上午讲课一再讲,中国文化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高端和先进,恰恰在于他的原始和落后,他把人类最原始的思绪完好保留,这是中国文化的价值,那么现代宇宙论是建立在科学时代高信息量,爱因斯坦提出建大信息的宇宙论,老子的思想跟他显然不能相提并论,如果把两者相提并论,那就表明谈这个话的人对老子的思想毫无解读,那么老子这句话什么意思?请大家读古书的时候,尽量回归到原始简单的状态去想,你才能理解。
老子讲道生一,是指道派生了天地都没出现以前的状态;一生二,是指这个状态才派生了天和地这两种东西;二生三,是天和地又后来派生了人类,叫二生三;三生万物,指天地和人类共同派生和缔造了天下万物,叫三生万物。老子接着说,道之初物,唯恍唯惚。就是道是看不清楚,道不明的,恍恍惚惚的。他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在天地都没出现前,就有某种先天地存在的状态,距离道很近。老子接着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一般人获得外部知识和外部信息的唯一通道就是五官,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可老子偏偏讲,你获得外部信息的这五大通道在琢磨“道”这个问题上全然失效,这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夺之不得,老子接着最后总结,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他讲你要想御今之有,就是你要想驾驭今天的人类该怎样操作这个问题,你必须首先执古之道,就是你能够把持远古天道的运行模式,你只有知道了天道的运行方式,你才有资格讲人道的运行方式,这就是我刚开始讲道论的基本出发点和解释。然后老子接着说:天乃道,道乃玖,殁身不殆。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道”这个意思是接近永恒的,天接近于道,所以天永远不坏,道永恒存在,人类是生死轮回的,社会是高度动荡的,这叫殁身有殆,老子的意思讲人类离天道很远,这是这句话的潜台词。
然后老子讲一句名言:叫“上善若水”,我想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他的意思,老子借水来比喻道的运行方式,这句话的原义,我们把它翻译的话,叫最佳的状态像水一样,叫上善若水,也就是老子说水的运行方式最接近“道”。可是如果你只看这四个字,你对老子的话的含义,真正的意思你并不了解,老子在这句话后面紧追了一句话,是你理解上善若水的关键,老子接着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什么意思呢?老子讲水从来不与万物竞争,它只滋养万物,这叫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显然老子这句话的悬外之音是在批评人类处在竞争结构之中,大家知道人类文明化以后,人类的基本的生存格局就是竞争,你从上学期间到你长大,你的整个社会生存全部在竞争结构中进行,老子这句话就是批评文明人类违背天道而运行。他接着讲,他说,处众人之所恶,就是水总是朝下流的,流到最低处,积成平潭,不再流动。而人是怎么运行呢?文明人的运行方式是争上游的,跟水的下流状态刚好相反,因此老子说,水的状态是处众人之所恶,就是它总是处在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特别接近于道,叫故几于道,可见老子在这段话里仍然在批评人类违背天道而运行。
好,所以我们大家注意,老子论道里处处都在批评人类,违背天道而运行,这是道论的关键。老子论道的中心章节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我们知道学界一般把道德经分上、下两卷,上卷道卷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下卷德卷从第三十八章到第八十一章,可是我们会看到道论的中心章节偏偏跑到了德卷,可见分章之不合理。那么,第四十章作为道论的中心,全文只有21个字,我把它念一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第四十章全文,那么一般学者解读第四十章,认为老子论道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第一句话叫:反者道之动。这句话什么思想,辩证思想“物极必反”的意思,请大家注意这里的“反”和坐着车返回家的那个“返”是通假字,所以反者道之动,就是指物极必反的意思,那么把老子学说道论的中心章节,理解为辩证法,对不对呢?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