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故事读书散文

阿城:佛教造像的高峰——北齐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秋谷高兔

北魏在公元534到535年分裂成东魏与西魏,东魏佛教造像在造型上继承北魏。公元550年北齐取代东魏,高洋成为皇帝。高洋一反北魏孝文帝元宏全盘汉化而全面鲜卑化。

1996年山东青州出土窖藏佛教石雕像,让我们对北齐的佛教造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让很多收藏在境外的博物馆的北齐佛教石雕像得到确认。很多北齐的佛教石雕像因为保存良好,好像昨天才完工,被很多博物馆疑为伪作,这下都松了一口气。

阿城:佛教造像的高峰——北齐

青州龙兴寺古代佛教造像

其实50年代在河北临漳修德寺出土过大批北齐的佛教石雕像,有一大部分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不过因为没有展出过的原因,不为人知。

这次看到的北齐石雕,有两三米高的,也有一米多高的,还有一些小型的,也就是说:雕像以环境场合分类。一般来说,大型的雕像,是公共场合的,例如庙宇,石窟,自不必说。小型的,甚至微型的,是私室环境的,例如家庭佛位、佛龛。这类雕像,一般比较精细,经得起近观崇拜祈祷。

我所说的北齐是一个佛教造像的高峰,除了像青州的那些雕像,主要指的是小型石雕像。从新疆地区的佛像造型来说,中亚地区,像乌兹别克,大致是一个类型,团脸,藕臂,与犍陀罗型不相一致。一直到北凉的佛像,都是这个类型。

发生明显变化是在北魏,北魏佛像的新类型是长脸,长鼻,嘴角向上的弧形嘴。这应该是新的“样”,供传移模写的样。

到了北齐,又是一个新样,这个新样,较之北魏,是嘴唇线平了,嘴角窝儿的深雕,变成浅雕。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最高权力者的骨像不同,所以“样”也随之变,好,我们就来找一找北齐的转轮王的像。

北齐的转轮王,也就是皇帝,可以先依犍陀罗的传统,从思惟像找,我们从《悲华经》知道,思惟是转轮王信佛之前的一个行为。从北魏到北齐的雕像里都有这类像,戴的是三叶冠。

阿城:佛教造像的高峰——北齐

北齐转轮王思惟像 山东青州博物馆藏

从这个明确定为北齐的思惟像的脸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相同脸型的北齐菩萨像。

阿城:佛教造像的高峰——北齐

北齐转轮王菩萨装像 山东青州博物馆藏

现在我们看下面这个像,三叶冠残损,脸型非常饱满,最重要的是有活体气息感,头脸部位的骨感和肉感转换清晰微妙,方腮,神情威猛。它的鼻梁,从侧面看,有些向下弯坠,是实像的处理,佛像不会这样处理的,佛像要概括成宗教感。我们看那几尊菩萨像,脸型相似,但变化成神情温散,鼻梁挺直,成为宗教性的脸型。所以这个像应该是最接近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实貌。

阿城:佛教造像的高峰——北齐
阿城:佛教造像的高峰——北齐

北齐文宣帝转轮王头像 90°侧面像 私人收藏 阿城摄

我们在北凉、北魏的转轮王像中,还没有找到过类似的石像。虽然北魏时期,有师贤做文成帝拓跋濬“令如帝身”,包括脚底有黑痣的文献记载,但是那个像我们无从看到,只知道“令如帝身”的实像要求。这个实像的处理,可与犍陀罗的那些转轮王实像比较(见《悲华经》章节图30),各胜一筹。

以这个精彩的实像为标准,我们几乎可以将现在所能见到的北齐菩萨像做一个类别摘出,也就是说,哪些是按照文宣帝高洋原型做的宗教像,再从宗教像来验证高洋当年所取的信仰系统为何种。

所以我们看到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尊精美的三叶冠璎珞菩萨像(下图左),和私人收藏的这尊尤其精美的三叶冠奉钵菩萨像(下图右),它们明显是以高洋的实像为据,保留方腮而年轻化,纯净化,化入宗教境界,成为到北齐为止的造像高峰。

阿城:佛教造像的高峰——北齐

图左:北齐文宣帝菩萨装  河北省博物馆藏

图右:北齐文宣帝捧钵月光童子装  私人收藏  阿城摄

这两尊像,尺寸都不大,应该是私人场合的供养,更可能是皇家的私人供养。因为窖藏的原因,保留了精彩细节,例如冠带和裙褶,精准微妙的垂坠感;眼线凿削锐利,却造成朦胧柔和意味;微笑的唇线处理,有颤抖感,却化为崇敬;把握了俗世的代入与出世的移神刹那之间,禁得起长久凝视,忘却所处之境。也许口中一腥,吐血而亡,绝妙的东西有时堪比毒药,不胜久观。

相比之下,隋、唐的造像水平,向下滑落,唐以后,就更不能相比了。这种滑落,应该与当时的战争造成人口巨量亡失,包括工匠在内有关。可以说,一个时期的造型水平,是当时的工匠的能力造成的。我个人非常怀疑北齐时为了将高洋造成区别于北魏的鲜卑“样”而成新“样”,特地从天竺请了雕塑师,才有了这个水平。它前无古人,后无承继。隋的佛像就逊一酬,也许雕塑师亡于战乱?可惜可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