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谈写作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凭阅读量判断文章好坏了?

2016-12-17  本文已影响228人  慕容匪我
你是因为标题才进来看的吗?

01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凭阅读量来评判文章的好坏?

大概博客、空间、天涯、论坛等出现时就有苗头,到后来的公众号等自媒体出现爆文,再到后来广告商一掷千金以阅读量投广告开始的吧。

文章的阅读量成了“有价”的商品,为阅读量而买单的人数不胜数。大概就是从阅读量可以谈钱开始,文章的好坏也开始凭阅读量判断了。

前阵子跟一个资深编辑在群里聊天,从诗经,诗词再聊到诗歌,都在感慨现在已很少人在日常里聊起诗歌了,即使朋友圈偶来一两句都被人认为矫情,以致于诗词都成了小众文化。

而那位资深编辑一语道破,诗词歌赋从古自今都是小众文化,大众还是以生计为主的,想着怎么赚钱才是正事。

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确,是我太矫情了,是我自己没想明白而已。

02

知乎上有人问,如何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

有人答,三分钟内你想继续往下读,就是好文章(小说尤是)。

的确,判断文章的好坏终归是个人的主观意识,刚好对胃口的,就自然想看下去了,这也无可厚非。

如今,我却在为这阅读量在较真。

大多公众号都迫于“阅读数字”的压力,向“阅读量”看齐。毕竟,公众号要盈利,就要向用户数和阅读数看齐,广告才会接窘而来。博眼球是关键,没有阅读量,广告商是不会青睐的。在这种压力下,也会生出很多偏门的作弊手法。前阵子微信不就是在清理一些公众号的“伪阅读量”么?

03

想问几个问题:

你是因为标题才来看文章的吗?

你是因为阅读量很高而去打开文章来看的吗?

你是因为作者很出名所以才看的吗?

这几个问题,我只是随口问问。哈哈~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错过许多看起来标题很差,却实际上是很不错的文章。那些好的内容,基本上会败在标题里,因为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大概很多人都经历过,被标题党吸引而点开文章,有时点开后根本没看或者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的,这种阅读量纯粹是无效阅读,这样的“快速阅读”既耗神又浪费时间。

快速阅读下,从来就做不到过目不忘,而是看完就忘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文字这么廉价的原因。

如今,更多人关注的是标题而非主题。事实上,标题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判断文章快速阅读的一个标准,看过那些谈写作文的人都知道,他们一般都会强调标题的重要性,标题是读者的第一印象等等。

04

我们该为阅读量买单还是追求文章价值?

最近,在看一部很烧脑的美剧《新闻编辑室》,里面就有个很让人较真的思考:媒体人是该为收视率买单做收视率高的新闻还是该为新闻的价值为观众提供真相而做新闻?

男主和他的团队就是为新闻的价值而奋斗着,抗争着,他们对新闻的追求始终一致,晚间新闻栏目有了更高的追求,力求为观众提供真相而削弱对收视率的关注。

而领导高层为公司利益,为广告商和观众的收视率着想而极力反对着。

新闻播报是为提高收视率获取广告商赞助,还是取决于新闻价值,其实这是一个尤为已久的争论。

其实收视率和新闻价值的矛盾,跟阅读量和文章价值的矛盾是相似的。

很多时候,我们认真写的东西,所想要传播的价值往往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我们随随便便、胡言乱语、满嘴火车的东西却能满天飞的成为爆文。

现在大部分自媒体和媒体都在为阅读量和点击量在买单,并不注重文章所应传播的价值使命,只求爆文、要有高阅读量,而这篇爆文所带来的影响却全然不管。

这样的一种阅读取向有待商榷。但我们写作的人不能只因为利益,为迎合市场而忘记要引导读者做正确的价值观。

有些话题,可能没多少人关注,但我们还是有责任一再强调的,这就是文章价值和追求真相的所在。

过于关注阅读量是会迷失自己的。过度关注阅读量而忽视文章所应有的价值,这不是作为写作人应该有的三观。靠文章获取财富可以,但要取之有道,不能只顾功利而忽略写作要传播知识价值的使命。

05

什么文章才是有价值的文章?

以下是个人观点,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有兴趣的就看看吧。

不要为迎合而去写文章。对于写作,除了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外,还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进入“我要怎样才能知道别人要什么”的怪圈。

别一味的思考要怎么迎合别人要什么,这会让自己进入一个死循环,而失去写作的初心,请跳出这个怪圈吧。(记得要时刻提醒,常带身上,因为久了又会忘了,毕竟对于写作,外界诱惑太大,很容易又会迷失。)

判断自己写得文章好不好,应首先考虑:这篇文章是否对读者(或自己)真的有用?

这个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判断依据。其实恰巧相反,是否“真的有用”和“感觉有用”关键在于“真的”和“感觉”。因为“真的”和“感觉”就是一个很纠结的选题。

试问一下,那些为了关注度或者为了博眼球去写的东西你记住了多少?

那些“感觉”有用的文章,很可能是没用甚至是有毁三观的可能,而且这种行为是潜移默化的,一开始你并不知道,或许你永远也不曾察觉。因为它正悄悄的改变着你的三观和生活而你并不自知,这才是文章真正可怕和强大的地方。

文章是潜移默化的载体,既能载舟亦能覆舟。

三毛女士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所以,文章它可以使你变得很优秀,也可以使你的容貌、气质、谈吐和胸襟变得狭窄,然后表现在你的三观和生活里。

这也是我写新闻评论或娱乐八卦,从来不是事实都不写的原因,不喜造谣和添油加醋,尽管这个话题度再热我也不怎么去凑热闹的原因。这是我个人写作的底线,坚持为真相买单。

好的文章没有好的推广渠道的确比较吃亏。从前,我们写文章只给自己看,满足自己就心满意足;如今,我们写文章除了给自己看,也想给别人看。

好的文章要有好的推广渠道和平台,千里马终须要有伯乐才能让人知道自己是千里马。那些粉丝基数大的自媒体,简简单单一篇文章就上万的阅读,而我们自己的公众号却少得可怜。不过我们也不该气馁,有想让自己的文章给更多人看的愿望,就要有坚持写好文章的决心。

如今的我,写作一年,公众号也还没给我原创,每每有朋友和粉丝说不能在文章底下评论畅所欲言我都很愧疚。说不在意那是假的,但也从不因这而想过要放弃写作,现在我的文章不时有公众号转载,他们都会注明出去尊重写作人的劳动成果我已经心满意足和感恩了。这是写作人最好的时代,起码我们开始有尊重原创的思维了。

06

格式化下的写作

读书时,老师叫我们议论文要有观点,记叙文要讲究时间地点人物,小说要有开端发展高潮,散文要优美有诗意。这格式化的写作,对文章评分的标准都是一套套按着程序下来的,文章逻辑,叙事流畅,然后再讲究是否有创新创意。

其实,这样我往往写不出有什么创新创意的好文章,因为我总感觉过于束缚和死板。

但我却不能否认,这样按程序标准下来的文章也有别出心裁的好文章,只是那时候的想法过于偏激,总认为过于束缚才写不出好文章,其实是影响心情自然就无心创作了。

越长大越明白,写作终归是要有所约束的,不能说随心而为就随性而为。只是要看你在约束下怎么自由发挥,创造美好的文章而已。

后话:

不能否认的是,高阅读量的文章不是没有好文章。只是觉得以阅读量高低去评判文章的好坏过于片面,以阅读量去判定自己的文章是否有价值也过于功利了。


做个认真努力生活的女子,我是慕容匪我

喜欢我的文,就点赞、打赏和关注我吧,么么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