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故事吗?》一
已经很少聊天,可能因为过了聊天的年龄,尤其和陌生人。记得很久以前聊天室刚开始特别喜欢聊天,后来有了qq,就开始聊的起劲。目的说起来特别简单,看见同事盲打字噼里啪啦,自己只能对着键盘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打。
于是聊了一段时间发现要让陌生人变成朋友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打字的速度是可以通过聊天练习的。
曾经聊过的都不曾记得,也已经不再出现在好友里,当然是qq已经不用了,改用微信了。
微信近几年最大的作用便是微商和广告,可以说基本都是,偶然几个好友也是有要事才说一下,微信最大的功能用于转发文章,当然自己还用于记录一下某个时候的心绪,还有给自己阅读的文字。
去年办公室同事说有个APP里的文章不错,而且自己可以写作,什么都可以写,于是也申请了一个账号,随意涂鸦。这样也不用担心写的东西弄丢了。这个APP叫《简书》。
于是经常会写点短文放上面,可惜没有人气,更别提可以成为某个公众号的写手了,倒是有很多公众号让出钱培训什么的,其他广告也是普天盖地。不过自己也是不在乎什么,身随心动,随意发挥。
学雷锋日,居然有粉友留言,很普通的问候。想想如此友好,也就友好地回复了一个问候。过一天居然收到说能不能加个微信聊聊。开始想拒绝,后来一想,反正也空着,那就聊聊呗。
结果一聊,居然故事一样。对方说是泰国人,美国大,目前在叙利亚维和部队,老婆死于车祸,有个八岁女儿。听起来感觉讲故事了。然后开始和自己拉家常。全程英语,呵,咱全当练习英语了。
好几年前有个陌生人也是加了微信聊,本来想拒绝,也是因为用英语招呼,怕给国际有人留下国人不礼貌的坏映象,从开始的不好意思聊聊,到后来进入一个套路里。什么在伊拉克服役,非常恐惧,希望帮忙,给他们什么领导发邮件等折腾了-差不多三个星期。本来想拯救一个可怜无辜恐惧中的人,全当做好事,反正也不少什么,最关键还可以练习一下英语。
“可怜”的美国士兵还真的博得了自己的同情,居然配合他的需要一个邮件接一个给他们“长官”发,还要冒充士兵的未婚妻,哈哈。在原本没有语言环境的假期使劲查单词,组织最合适的句子,累却愉快地“帮忙”着。当然对方开出的各种“诱惑”真是没动心,主要是觉得好事从来不会轮到自己身上的。
故事的后来也证明如此。美军士兵需要钱保证,不然上面不放人,当然他承诺很优厚,只要帮了,回报将是无限的。告诉他自己真没钱,他就建议我拿房拿车贷款,先救他水深火热中。用感情,用以后数额很高的退役金诱惑。他以为自己一定会被诱惑,只可惜,自己虽然天真可爱,也非常古道热肠,但是白花花的银子是不可能给一个陌生人或者组织的。
尽管后来他们的“高级将领”邮件不断,那个“美国士兵”哀求不断,自己始终委婉地拒绝了。虽然后来已经知道估计里面有猫腻或者骗局,但是尽量一直配合着他们把戏演到无法演下去为止。
好吧,那个故事已经几乎忘记了,如果不是这几天新故事的出现,估计都不会去回忆了。那么新故事会如何呢?
喜欢听的可以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