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稿我的大学大学生活

在大学,你一定不能被这些细节毁了形象(宿舍篇)

2017-09-16  本文已影响5527人  夜甘蓝
快醒醒,老师点名啦

01

又是一年开学季,经过高考千军万马“独木桥”的你,来到大学开始新的生活。
窗外,你是那穿着迷彩服的稚嫩脸庞中的一个,在烈日下晒得黝黑。铿锵的声音和坚定的眼神里,仿佛有着新人特有的那种激情和活力。
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你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第一次”。
第一次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第一次因为想家而夜不能寐,第一次没有爸妈陪在身边的生日;第一次住集体宿舍,第一次叽叽喳喳地开寝室卧谈会,第一次跟室友闹矛盾......
面对这些,不知道你是否有那么一点不知所措?

02

在我刚入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心里极度空虚和迷茫,感觉整个人飘在空中一样,没有一点踏实感和,呃,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底气?确切说,是那种在陌生和熟悉的环境中,一种特别的,感受上的差异。
当时没有一个人告诉我,面对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室友,新的同学,新的学长学姐,甚至新的课程,我该怎么做。
但是,你很幸运地,点开了这篇文章。在这里,我会毫无保留地将大学里学到的经验和教训掏心掏肺地,讲给你听。
当然,我自认并不是一个在大学里混得风生水起的人,更不是为了显摆自己比你多读了几年书。只是因为,虽然大家都觉得年轻可以犯错,但是你要知道,犯错,是需要成本的,甚至有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有些注意不到的细节,既可能轻易地毁了你的形象,也可能会让人对你好感倍增。

宿舍篇


如何跟室友相处,永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简书里搜索关键词“大学 室友”会弹出不下数百篇文章。有的室友暖萌易推倒,有的室友奇葩气死人。网上那些吐槽室友,斗智斗勇的帖子总会引人驻足,弄得好像每个人的室友都跟血盆大口的小怪兽似的。
其实仔细想想,室友跟你平时遇到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哪里都有好人,哪里也都有坏人。每人身边总有喜欢你的人,也有讨厌你的人。所以不必把室友妖魔化,用平常心来相处即可。
当然,不可否认,正是因为同在一个屋檐下,彼此的地理位置更近,室友之间的相处真是一门学问。

首先

声音,是一个极容易引发“战争”的导火索。

当你真正住进宿舍时,会发现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往往旁若无人地大声讲电话,说到忘情时,还会嗔怒笑骂。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在听歌和看视频的时候外放,跟全宿舍“分享”他们的快乐。甚至于晚上夜深人静时,还能听到压抑的笑声。
我只想说,宿舍起码是个公共空间吧?当你做事之前,是不是稍微考虑一下其他人的感受?
抱歉偏题了,咱们今天不是要讨伐谁,而是要让自己起码不讨人厌。不然很可能有一天,你会在某篇《论奇葩室友》的帖子里看到自己的“光荣事迹”。
所以,打电话的时候,尽量在楼道或者操场上解决,这样一来,你既不用担心影响室友休息,也不用担心家长里短的事被人听到,一举两得。
听歌和看视频的时候,能戴耳机就带上耳机,如果你实在想跟大家分享,那么,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显得尤为重要。
晚上用电脑,不管你是玩游戏还是做PPT,最好一切在键盘上解决,不要用鼠标。那种清脆的声音频率不定,在寂静的夜里听起来,实在是一种折磨。

带上耳机,从我做起

有的童鞋啊,定个闹铃总要响八百遍之后才醒。可是这样,难道不会影响到同屋的人吗?我以前就很不注意这方面。直到后来,对床的室友实在忍不了了,跟我抗议之后,我才明白,自己有多后知后觉。
有的宿舍门不好使,总要使劲哐一下才能关上。其实,只要掏出钥匙扭一圈就行。虽然有点费事,却不会吵到正在休息的室友。
有人习惯早起,有人总是晚归,大家作息时间不一样太正常不过。但是为什么有的宿舍就能和平相处,有的宿舍吵着闹着提出“分居”呢?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人。
拿我自己来说,我的其中一个室友,她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可我几乎感觉不到她什么时候出的门。因为人家轻手轻脚,不会弄出一点大动静。所以即使作息不一致,彼此还是相处得很融洽。

其次

卫生问题,弄不好会是另一个“车祸现场”。

可能是在家里当大爷当惯了,有的人一点打扫卫生的意识都没有。不打扫也就罢了,还制造一堆堆的垃圾,你说,遇到这样的室友遭不糟心?
人手一个垃圾筐,有了废物就乖乖扔在篓里不好吗?非要床上一堆,桌上一堆,地下还有一堆,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这里是废品回收站呢!
女生宿舍的头发尤其多。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卫生间里,洗漱台上最多的就是一撮一撮的头发,被水沾湿后,顽固地扒在那里。
卫生间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手纸篓和便器的清洁。每个人都觉得这里最脏,都不愿清理。手纸越堆越高,甚至有的手纸不听话,偏要跑在篓子外面(你知道我说的不是手纸),遇到这样的情况真是分分钟爆炸的心都有。
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抱着“反正宿舍又不是我一个人住,脏了我就当作没看见,自有人打扫”的心态生活,可以预见:这个宿舍早晚会沦落为垃圾堆和“小强”们的游乐场!
记得有一次去好友宿舍,她向我哭诉道,宿舍只有她一个人扫地拖地,刚开始大家还客气客气说句辛苦了,后来竟当成理所当然!是啊,人家又不是你的仆人,你凭什么这么理直气壮地做个旁观者呢?
所以啊,大家刚开始住一起的时候,就应该先把值日表排好,大家轮流打扫,隔十天半月再集体大扫除一次。如果丑话不说在前面,往后只会引起无穷无尽的争吵和矛盾。

宿舍整洁了,大家的心情也更好不是?

关于隐私

假如要用的东西自己没备着,而某室友恰好有,你会怎么做?
1.我跟她关系那么好,直接拿来用就好啊,提前打招呼显得我俩多不亲呀。
2.老子就是世界中心,整个地球都要围着老子转,借你个东西算什么,那是你的荣幸!
3.虽然天天生活在一起,但我还是要让人家知道一下,毕竟当别人借我东西的时候,我也希望先被告知一声。
正确的做法,我想你肯定知道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当室友兴奋地给你看手机里的照片时,就乖乖地看她给你看的那几张,别自顾自地左右划屏幕,美其名曰:我想更多地了解你。
每个人都有不想被别人了解的地方,也都有不能被轻易触碰的角落。尊重别人的隐私,对方不仅会同样回报你以尊重,还会对你的温柔心存感激。

关于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

比如,递剪刀(或者其它利器)的时候,手柄朝外,尖朝着自己;
买了吃的,先问大家要不要吃,而不是自己偷偷摸摸地吃独食;
用公共洗衣机的时候,别把臭袜子和贴身的内衣内裤也塞进去。洗好之后及时拿出来,不耽搁下一个人的时间;
晾衣服的时候,别一股脑地,把刚洗完湿嗒嗒的衣服跟别人快干的衣服挤到一起;
借了钱(或者其它东东)一定及时归还并表示感谢,而不是等别人来催的时候再一拍脑袋说忘了;
出去逛街聚餐的时候,一定考虑同行人的消费水平,花着父母的钱(当然不排除那些做兼职赚钱养家的孩纸们),没有谁比谁高一等;
去超市买东西,你买的少就顺手帮人提一下吧,累不死的;
进出门的时候,如果宿舍里小伙伴在的话,记得跟他们打声招呼,说一句“我回来啦”或者“我走啦”,没人乐意自己被当成“空气”;
别人递给你吃的,就算不合口味,也请你接着,然后说声谢谢。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拒绝可能会被当成高冷和难以接近;(我就是这样T-T,明明是因为害羞,却被小伙伴误解成不屑,哭晕在厕所~)
睡上下铺的,别没事把屁股挪到人床上。因为你不知道,人家心里很介意却又难以启齿;
晚上用台灯看书时,尽量把台灯压低一点。因为你不知道,对面的姑娘其实对光线很敏感;
同宿舍的小伙伴拿了奖学金,你别起哄说请客。因为你不知道,这些钱可能是人家一整年的生活费;
看到这里,善于总结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其实列举这么多细节,背后指向只有四个字——“换位思考”
你看,不发出声音吵到别人是换位思考吧?但是在我跟朋友们的交谈中,不知听了多少因为“声音”引发不满和争吵的故事。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能做到却十分不易。

03

还记得几年前,我曾经问一位十分尊敬的老师:老师,您说’情商’到底是什么呢
老师答:情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瞒你说,当我看到这个答案时,先是震惊于它的简单,后嗤之以鼻,表示不相信。
因为那么多《教你怎么提高情商》的热卖书籍中,都把情商写得十分复杂,还包括什么控制情绪啊,怎样讨巧地讲话啊blablabla,怎么可能这一句话就能概括呢?
但是我默默地记住了这句话。果然到后来,在不断接触人和事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这一句话真的,足够了。

写在最后

仔细想想,其实有些换位思考的事,你做了,别人未必能感受到;但是如果不做,别人却绝对能发现你的素养高低。
人呐,总是容易看见别人的不是,却选择性地忽略自己的错误。因此,在“换位思考”这条打怪升级的路上,我们都需要不断自省。努力做一个让人如沐春风般的人吧~
若干年后,当你的室友们回忆起大学生活,想起你,相信ta们会微微一笑,告诉身边人:我的室友啊,是个贴心小棉袄,既软又萌还很暖,羡慕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