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唐诗三百首》068:一生失意之诗,千古得意之作
我们都知道,王维和孟浩然并称“王孟”,因为他们都是山不田园诗的代表诗人。
不过,两人的诗风与人生态度,都不尽相同,王维诗风淡泊超然,人生洒脱风流,而孟浩然则在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之中,他的诗中多有愤世嫉俗的火气。
今天,小楼就精读孟浩然最失意时的诗作《岁暮归南山》,清人冯舒说:(此诗是)一生失意之诗,千古得意之作。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的这首诗写于开元十六年(728)落第还乡之时。岁暮,即年末。南山,指
襄阳城南之岘山,孟浩然隐居的园庐就在岘山附近。诗题一作《归故园作》。
关于孟浩然的这首诗,《唐摭言》和《新唐书·文艺传》中记载了一个这样一个故事,王维与孟浩然是诗友,一天,王维邀请孟浩然到家中聊天,当时王维还是朝廷官员,皇帝唐玄宗突然到访王维住所,吓得孟浩然赶紧躲在了床底下,但王维不敢隐瞒,奏告了唐玄宗,唐玄宗笑着说:“我早就听说过他,召他出来见见吧。”孟浩然出来,玄宗问了些家长里短后,让他念一首自己的诗,孟浩然就念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完,说:“我不曾弃人,是你自己不求进吧?怎么反倒说我抛弃你?”于是将孟浩然放还,自此孟浩然终身未仕。
孟浩然在玄宗面前诵读此诗,显然是他认为这是他最好的诗作,但诗中“不才明主弃”这样赤裸裸针对玄宗的牢骚话,自然会让玄宗听了不舒服,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让人怀疑。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是大臣等候朝见和上书奏事的地方。《汉书·高帝纪》:“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颜师古注:“未央殿虽南向,而尚书奏事,谒见之徒,诣北阙。”后通称帝王宫阙为北阙,这里借指朝廷。
休上书,不再上书自荐。
再也不要上书自荐求官了,回到自己南山破旧的园庐隐居罢!
首联写诗人孟浩然求官失败、怏怏而归的失望与悲愤之情。“北阙”“南山”对起,“阙”“山”之高峻,“北”“南”之广远,从字面上赋予了孟浩然“休”“归”行为一种孤介的意慨。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多病,并非真指身体多病,《庄子》有云:“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这里的多病,指的就是“学而不能行”,空有才华,却不能出仕当官。
才能不济,所以被明主抛弃,不能当官显达,连朋友都疏远了自己。
所谓不才,是反话,实为明主不识自己的才华。他在自己的诗中直言皇帝不识自己的才华,直言朋友势利而疏远自己,毫无避讳,展现出孟浩然怨愤狷介之慨。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青阳,指春天。《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因春天气清而温阳,故称。
岁除,岁尽,冬去春来,逼迫旧年除去。
星星白发,催着年华老去,春光将至,将旧年的日子渐渐逼除。
颈联写年华逝去的悲伤。“催”“逼”都暗示着时不我待的内心感受,人生理想没有实现,而人生的时光不断逝去,诗人内心的焦急和无奈可想而知。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不寐,睡不着。
虚,月光空彻透明。
愁绪满怀,让人难以入睡,松间明月,照着窗户,空虚透明。
写明月,用一个“虚”字,透露出人生的虚无感,人生的梦想,志向,不遇于时,不得明主赏识,一切都变得跟月光一样虚无飘渺了。
孟浩然此诗,可谓写尽人生失意。满腹才学,却不得明主赏识,做不了官,还被朋友疏远,人生无所成就,岁月却不断流逝。
他只能无力地看着这一生无所作为了,这样的无力感,我想,很多人都曾有过。
你是否也曾在某一个夜晚,点起一支又一支的烟,内心里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愁绪,人生不断流逝,而曾经的梦想再也无法实现了,曾经称兄道弟的朋友,也一个一个地远离了你,没有人听你诉说此刻的心情,而你,只能望着窗外的明月,点起一支又一支的烟。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志向,有一些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没有,还有的已经被我们埋葬,读孟浩然的这首诗,或诉能激起我们内心的一点感慨,帮我们缅怀那些没有实现的和已经被我们埋葬了的志向和梦想。
文 | 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068:孟浩然《岁暮归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