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第185天(挑战60公里)
徒步路线:旺藏乡——腊子口纪念馆
徒步里程:60km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今天之所以决定徒步60公里,一是因为从旺藏乡到腊子口正好是58公里,再从腊子口进入纪念馆便是3公里左右,两者加起来超过60公里。二是因为刚从高海拔藏区进入低海拔地区,想检验一下身体是否能够吃的消。三是想打破一下之前50公里记录。
送给我六个苹果的大叔甘肃迭部县的苹果比较出名,本地的老百姓家也有很多的苹果。上午连续遭遇很多本地人的拒绝后终于在一位大叔哪里得到了回应。他说他一个人没有做饭,家里只有一些苹果能够支持我。有苹果总比没有的好,苹果不但能够补充水分,同时也能提供很多糖分。
藏族同胞的大饼下午同样来到一个村子,也是一位大叔家,他给我提供了一个大饼。藏族的大饼很够分量,一个就可以将肚子填的饱饱的。这样就有足够力气走完接下来的一段路程。
遥看腊子口下午五点左右,原本是想放弃今天挑战六十公里的计划,不过在村民家借宿遭遇了拒绝,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在距离腊子口还有十公里处,天就开始慢慢黑了。在这一路上除了自己的脚步声,几乎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凭着感觉在公路的右肩前进,由于今天已经走了50多公里,腿有些酸疼,所以越往前走越是艰难。
腊子口纪念馆晚上九点拨通了腊子口纪念馆朱馆长的电话,寻求他的帮助,和腊子口门卫沟通,晚上就在门卫室休整。
腊子口战役:(资料)红军穿越大草地,来到高吉村(俄界会议)进入甘肃,必须得打通北上通道。而摆在前面的第一个天险就是敌人鲁大昌扼守的腊子口。毛泽东在茨日那做出了3天拿下腊子口的指示。
腊子口,可谓险峻已极。长征途中他们经过的险关不算少了,但像这样险恶之地还没见过。小小的口子,不过30米宽,两面都是绝壁,形成一个长达百米的甬道。湍急的腊子河从这道缝隙里奔流而下,河上架着一座木桥,成了两山间唯一的连接点。桥头筑有坚固的碉堡,桥西是纵深阵地,桥东山坡上筑满了三角形碉堡。腊子口后面没有仓库,屯积着大批粮食,敌人做了长期死守的准备。桥头守军两个营,整个腊子山梯次配备了一个旅。在岷州城内,还驻扎着鲁大昌4个团的主力部队,随时可以增援。
入夜,战斗打响了。攻打腊子口的是二师四团,六连担任主毛泽东一次又一次地派人到军团指挥所,问六连突击队的位置,有什么困难,要不要增援。聂荣臻听着口子上传来的手榴弹的爆炸声,派人了解战斗进展情况,知道仗打得很艰苦。由于口子太窄,敌人用手榴弹控制了木桥前面那段隘路, 50米的路面上铺了一层手榴弹破片和没有拉弦的手榴弹,有的地方已经堆了起来。六连已伤亡多人。
午夜两点钟,林、聂令六连撤下来休息,重新组织进攻。
他们来到四团指挥所,组织指战员共同想办法,经讨论决定:仍以六连正面进攻,吸引住敌人;以一、二连从腊子口的右侧,攀登陡峭的崖壁,摸到敌人背后去进行突袭。
究竟怎样攀登这样笔立陡峭的崖壁呢?有一个外号叫“云贵川”的从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毛遂自荐。他用一个带铁钩的长竿子,钩住岩缝,像猴子那样攀上险峻高耸的绝壁,然后从上面放下绳索,迂回部队便顺着这条绳索一个一个地都攀上去了。可惜这个苗族小战士只留下了外号,没有留下姓名。
这时,林彪、聂荣臻、左权就站在相距200米远的栈道旁边的树林里,敌人的子弹不时飞进树林,二师政治部组织科长刘发英就是在这里负重伤后牺牲的。
主攻的六连重新调整部署,组织敢死队,隐蔽地接近到桥的这一端。一个战士抓着桥下横木过桥时掉迸了激流,把敌人惊动了,敌人向桥下猛烈射击,从而也就吸引了敌人的火力,连长胡炳云乘机带着人冲上去,与敌人展开肉搏战。
正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腊子口背后的半山腰升起一颗表示迂回成功的白色信号弹。白色信号弹刚从高空闪烁着徐徐下降,红色信号弹接着钻进苍穹。
放信号的是四团通信股长潘峰,他只顾高兴忽略了上前一步便是悬崖,就这样从悬崖上滚落下来,多亏一条小路把他挡住了,才没掉进激流。他从昏迷中醒过来时,天已拂晓,发现敌人正向后溃退。他成了腊子口胜利的目击者。
腊子口的顶峰披上霞辉时,六连敢死队与四团团长王开湘率领的迂回部队胜利会师。敌人逃跑时在老林里放起了火,一时间火乘风势,烈焰腾空,噼噼啪啪之声遍山崩响。勇士们在忽闪忽闪的火焰中冲过去,长追不舍。
取的了腊子口的胜利,红军接下来就来到了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哈达铺。(下一篇日记再介绍哈达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