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析

《咏史(其五)》赏析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5人  东篱文集

    【按】本文当时未刊发。

《咏史(其五)》赏析

        《咏史》是一组政治抒情诗。它他反映了诗人仕进道路上从希望到幻灭的过程。“皓天舒白日”是其中的第五首。

        如果说“郁郁涧底松”在抨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合理现象的同时,还流露出想借其妹为晋武帝的贵嫔和为贾谧讲《汉书》的条件得到晋升和重用的一线希望的话,那么,“皓天舒白日”则表现了诗人希望的幻灭。他明白了那个妨碍他仕进,限制他施展才能的“地势”,明白了在“经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咏史》其四)的地方不会有他的仕进“通路”,决心鄙视尘俗,隐居高蹈。感情激昂,风格豪迈,颇得《离骚》之致。

        诗的前半部分,采用赋体写法,极力描写京城宫室的辉煌壮丽,气势宏伟,豪迈豁朗。从而为后半部分做好了铺衬。共六句,两句一节,层次井然。“皓天舒白日,灵景照神州。”是描写天光日色,极尽其壮丽之致。明亮的天空中阳光灿烂,光芒四射,普照着神州大地。在这种背景下,极写住宅的豪华:“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诗人的概括力极强,有总括,有细描,仅十个字就勾画出了皇宫的建筑之美。皇宫里那一排排精美的建筑,飞檐如云,十分豪华。尤其是“飞宇若云浮”的比喻,更描绘出宫殿屋檐的动势,形象生动。然后诗人才说,住在这里的都是王侯。“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这哪里是他这样出身寒微的人逗留的地方呢?这里诗人极力描绘了壮丽天日豪华建筑和“蔼蔼”的王侯,尽情铺张渲染,极尽其美,从而为后半部分书写志行提供了反衬。如果说公式里的一切都是精美绝伦的话,那么,它正好反衬出诗人决心远离尘俗,高蹈隐居行为的高洁。

《咏史(其五)》赏析

        诗的后半部分在前半部分的基础上抒发感情,表明自己鄙弃荣华富贵,绝不攀龙附凤的决心。“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紧承前半部分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并非攀龙附凤的人,为什么忽然到这种地方来了呢?置此一问,振起了感情的波澜。“攀龙客”始见于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此指追随帝王侯相以求功名利禄的人。接着借咏史以表明自己脱离尘俗,隐居高蹈的高洁志行。“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他要穿着粗布衣服走出洛阳城,远离皇宫去追随许由隐居起来。“被褐”,语出《孔子家语·三恕》:“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被褐而怀王,何如?’子曰:‘国无道,隐之可也;国有道,则衮冕而执玉。’”许由,尧时隐士,传说尧让天下于他,他不接受,“后隐于沛泽之中”,“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后来“尧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之滨。”最后两句则是前两句的进一步发展表明诗人决心丢掉幻想,洗去世俗尘污,“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去走向大自然的怀抱。显然,这里的“千仞岗”、“万里流”有其象征意义。诗人虽然寒微“被褐”,但他的志行是高洁,胸怀是远大的,只有这些高大奇伟的形象才能与他的气概相匹配。

        这首诗构思巧妙,气势豪迈,意象宏伟,被称为《咏史》系列诗中感情最为激扬的一首。诗的前半部分铺张渲染皇都的壮丽辉煌,用以反衬后半部分决心“出阊阖”的高洁志行。又化用典故,亲切自然既显示作者的怀抱志行,又很典雅,读来深感《离骚》味道浓厚。

《咏史(其五)》赏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