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看到南京与北京那么多人被杀害并且死的死,亡的亡,该贬的被贬,王阳明还是做出了上谏的选择,在选择过后,王阳明也就被贬到了龙场,而这个时候,王阳明他虽然感觉不到怨恨,但是他会感到困,因为王阳明明明是在追求自己的圣贤梦,他也在去外推,但是为什么最后会沦落成这样的一个结果呢?以及王阳明之后的选择会是怎样?他会有怎样的悟呢?
农场的环境是很差的,农场在贵州西北的万山丛林之中,虫吃鼠咬各种妖魔鬼怪,有各种各样的虫子,并且与那些居住在那里的蛮夷之人王阳明是无法与他们沟通的,而可以与他们沟通的人都是一些亡命之徒,并且在旧时也是毫无居住的所在,他只能用那些木头搭建起来的房屋去居住,并且与王阳明同行的人也都生病了,一般的人在这种环境下,一定都会被逼疯,可能对之后的生活都失去任何的希望了,王阳明并不是如此,王阳明他说了一句话,那就是失荣辱皆能超脱,也就是这些物质条件的好坏荣辱,王阳明都是可以超脱的,也就是王阳明他所在意的层次根本不在本能层次,所以,尽管农场的生活环境极差,但是王阳明她遭遇的问题却并不在条件的好坏上,王阳明遭遇的问题是,他现在只有生死这个念头是无法看透的,因为未经历生死是不会完全理解生死的,而王阳明也正是在如此的环境之下,不断的去思考圣人,如果在此处会怎样去做呢,因此,现在王阳明也就是处于一个困的状态,有了困,如果像一般人一样退而求其次,那么是不会有悟的,但是王阳明并不是,于是王阳明也就悟到了这一生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道理,也就是心即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其实也就是心即理,那就是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同时,王延明也讲,如果求理于事物,这个方法是错的,这其实这个方法就是求于外,也就是当时盛行的朱熹理学,所以现在王阳明所悟之道与先秦儒家是吻合的,但是与朱熹的儒家是不同的,朱熹更像是万物,都有一个道理,而我们需要循序致精向外求,但同时,与心也是合的,而王阳明确实先求之于心,再去外推,而这也就是王阳明的大悟,其实这次大悟与王阳明之前的选择是有联系的,因为正是因为之前的选择,王阳明才会有困,因为有困,所以才会有如此之悟。
在王阳明先生38岁的时候,王阳明悟到了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这也就是王阳明一生当中极为重要的所悟之一,这时候,席元山是当时的提督学政,这个时候,他便找到了王阳明先生,他对于什么是有困惑的呢?也就是朱熹与陆九渊之间的区别,朱熹有着他的东西里学,而陆九渊当时提出来了我心即宇宙,当时有一个鹅湖之争,也就是朱熹和他的弟子与陆九渊的弟子一起辩论,而最后的结果是,朱熹赢了,所以朱熹也就是明朝儒学的正统,席元山是支持朱熹的,他是怀疑陆九渊的观点的,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王阳明他的观点是与陆九渊的观点更加相近的,所以,席元山怀疑陆九渊的观点,其实同时也是在怀疑王阳明的,而王阳明又是怎样去解答的呢?王阳明当然听出来了,西园山的言外之意,于是,他便只给徐元山讲自己的所悟,并且也用四书五经什么话来证明自己的所感所悟,四书五经在如家当中,无论是哪个门派的儒家?都是必读的经典,也是最权威的,因此,王阳明也就更加具有说服力了,其实我是认为这次王阳明悟道的知行合一,与他之前在龙场所悟知道也是有一个递进的关系的,因为在龙场,王阳明所悟的道其实只是一个内休,只是知道了知的那一面,但是现在是知行合一的想法,所以在知的基础之上也就有了行有了外推的一面,也就是更加近了一步了。
所以,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呢?从字面上来解,那就是你知道了这件事情,并要把它做出来,行出来,但是我们知道,儒家都是要修那一颗人心的,最后儒家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成仁,而如果想要成仁的话,向内那便是成己,也就是内修,外推的话,那便是成人,成事,成就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知行合一,也就是将内修与外忒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你先去内修,再去外推,或者先去外推,再去内修,这两者其实是互通的,是相辅相成的,你在行的同时,也就是在成人的时候,也就证明了你已经成己了,而成己之后也自有成人,这也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所以知行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只有一个之而没有行的话,那么这个知便是无意义的,如果你只有一个行而没有知的话,那你这个行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不知道你为何而去行,说难听一点,也就是莽,所以,知与行是同时进行,他们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仅仅只是知道了,比如我们知道我们教室的规则,也知道上课需要积极的回答问题,但是有时候我们的行总是落实不了,并且在我们平时所学的这些知识当中,我们也是知道的,而在生活当中,也可能完全的用不上,那么,知和行哪个到底更难呢?其实我认为并没有难易之分,只要我们的德性更高,知道以后自然而然的就行了,并没有一个外在的约束,也并没有人会去督促你,就像孔子那样,从心所欲不愈矩,而那就是一个很难达到的一个高度与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