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1月20日推文 《湘行散记》等

2024-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梦里依稀风铃

愿意再活十七年,重回湘西看看——读《湘行散记》 有感

《湘行散记》的作者是沈从文。这本书除了文字优美以外,还能让我们看到湘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除了文字优美,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主题和观察角度。

本篇读后感文笔细腻,内容丰厚,条理通达,结构完整。是在多次细读慢品后,胸有成竹而写下。

在《湘行散记》里,“我”认为沈从文最想表达的东西有四点:一、歌颂湘西之美;二、重朋友之情;三、体水手之难;四、 醉心于沅水之声,所有的声音里,尤赞美橹歌声;五、 抒忧国忧民之怀 。

家乡是令游子期待和回首的。今天的读者去读,内心也是充满了唯美的意象和生动有趣的画面感。一篇用心之作,推荐。


理想化悲歌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坛巨匠塞万提斯的杰作,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这部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喜剧手法引人入胜,更通过荒诞不经的游侠故事,深刻地反映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现实。

我印象深的是男主把风车当假想的对手,与之战斗闹了个自不量力,人仰马翻。让我觉得可笑又可悲。

47岁的杨绎接到翻译任务,经历二十多年心血才完成得以国内出版。她给出不一样的注解:“他能逗人放怀大笑,但我们笑后回味,会尝到眼泪的酸辛。”

本篇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凝炼小说中堂吉诃德的主要故事,从中得出这是部理想化的悲歌,善良却不要缺锋芒,勇敢却懂得自保。如果有梦想,就请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现吧。推荐。


为什么说有文化的人反而受苦?——读《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散文集。“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

作者余秋雨写的文化之“苦”,首先着眼于文明旧址的衰败,他去过敦煌、新疆、天一阁,都毁于一旦,无数珍宝文化遗产、书籍、奇珍异宝因此散失,无无数富丽堂皇成为废墟。看之痛心。

本第由“为什么有文化的人反而受苦?”这个设问起头,指出余秋雨先生和他的《文化苦旅》。撷取书中重要的一章《道士塔》深化这个问题,

《道士塔》看似简单讲述敦煌文化保护的历史,但字里行间无不写着清清楚楚几个苦楚大字:我恨卖国贼,我恨那个愚昧的时代。但作为如王道士个人,在敦煌文物被破坏和流失中承担罪责有失公允。政府都无意保护这批宝物,所以,余先生对 “ 王道士”的描述,和《敦煌大历史》相比有些片面。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几千年的文物。只有学者保护文物是不够的,这应该是一个全民的任务,所以,教育是兴国之道。

文章流畅,夹叙夹议,保留有阅读时的思考,推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