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从哪里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5050932/3c38372e9ea662a7.jpg)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和,就是中庸,和谐。心理和谐则生理和谐,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和谐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属于有为法,入世思想,调节人与他人的关系。
中道是指不著空,不著有,是出世法,无为法,是佛道智慧,解决人自心的矛盾。
儒释道到最高境界是一致的。
世界本来和谐,没有冲突。所有冲突都来自头脑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即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刹那与永恒,等等。
二元对立是人类思考的基本方法,是哲学和科学的根基,也是所有烦恼和困惑的来源。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绝对真理和真相是不能通过思考得到的,只能通过直接的体验和感受。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佛陀拈花微笑,达摩西来无一字,禅宗“不立文字”,都是让我们用真心本性直接感觉实相,而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用名词阐述名词,用头脑理解头脑。
许多书我们永远读不懂,也不需要读懂,因为真相不在文字里。真相就在当下,过去和未来都是当下产生的念头。
真相,智慧,犹如虚空,天空。念头,记忆,想象,犹如天空飘来飘去浮云。
好念头,好情绪,是白云。坏念头,坏情绪是乌云。它们本质都是云,来来去去都不由自己控制。
智慧犹如朗朗晴空,永恒不变。烦恼犹如飘忽不定的云朵,瞬息万变。
不懂真相的人,也不可能懂得文字。忘记文字,才能懂得文字。
读不懂的书,不用勉强读,许多东西靠经历和阅历,不是仅仅依靠头脑思考就能明白。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别人写的再清楚,对于我们都是神话和传说。
我们读别人的文字,能够理解什么,与别人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只能调动自己曾经的记忆来解释文字的意思,每个人的记忆都不同,因此解释深度都不同。
完全相同的文字,可以被人们解读成无穷无尽,甚至截然相反的意思。
文字更多时候不是让人们相互理解,而是更加误解。
所以人们说,理解你的人不用你解释,不理解你的人你解释也没有用。
人们信任你,你怎么说都对。人们不信任你 你怎么说都错。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不求别人理解,也不怕别人误解。不会因为别人赞扬而高兴,也不会因为别人反对而难过。因为我们知道别人的看法其实只适合他们自己,与作者无关。
真理不在文字中,所以老子说“大音希声”,佛陀说“若有人说如来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意”。
佛法也不能执着,一切法都不能执着。因为一切法都是药方,治疗心病。不同的病用不同的方子。病若除去,就不能再服药,否则又会成为新的病。
会读书,越读烦恼越清,智慧越长。不会读书,越读越被捆绑,束缚,旧疾没有好,又添新殃。
灵人越读书越灵,笨人越读书越笨。
圣人直接读自己,写自己。文学不是圣人的智慧,是圣人的糟粕。后人不读自己的真心,只读圣人的文字糟粕,所以越读越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