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原型
转载意象对话博客,有删节
母亲原型,与阿尼玛有很大范畴的交集.
母亲原型对于互感、共感能力是起到奠基性支柱性的作用的,并且基于对自身情感、良好温和善良充满爱与善意的情感自我体验也有赖于母亲原型指引的共情同理自体能力发育倾向的渠道指引着这些自体客体能力发育的倾向和潜能愿望的激发,母亲原型过度运用,可能导致有点自作多情地希望去助人,但这一种自恋移情的先天心理潜能是善于发育进化为真实善意而非以他人作为自身镜像自体客体炫耀也非自恋世界外延附属部分等等的真实利他共情接纳的自体功能心理体验范畴的,而母亲原型过于暗弱,则可能导致一个人尖刻、好斗、不耐烦和倾向于自体发育倾向于肛门性欲固着地轻蔑贬低善良善感的感情、贬低情爱或者乐于与女性建立贬低女性的施虐性客体关系。
母亲原型自婴幼儿母婴喂养时期被深深地激发并且保持着作为自体发育关系能力发展的倾向之一被保存,以此维持着原初的亲密完美与母亲共同一体的美好记忆并且将其变形、自恋需要发育地不断接触客体,这也是男人女人普遍地都具有类似于母亲养育性的共情互感、容纳性接纳的情感能力的原因之一,这种容纳性接纳他人、对他人给予扶助的共情这些起到养育性体验的细致情感能力以及善感、感动的互感与互动潜能,实际上不仅是个人自体健康成长能够进行和持续进行所依赖的基本自体能力,也是构成人类整体繁衍生息的基本奠基性条件——这自然与具有养育、繁衍象征含义的母亲原型相一致。
而母亲原型如果受到压迫,那么俄狄浦斯情结就很难得到很好地解决,对于女孩而言,会导致女孩因为母亲原型受到压制而难以化解对不满足自身情欲结合的父亲的怨恨、趋向歇斯底里,趋向于边缘性的人格特点
一方面边缘性寻求情感深入要求很低的性刺激安慰以维持着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暂时缓解和对压抑的反向作用弥补的同时保持着对倾向于幼儿自恋的情欲统治失败的痛苦经验的保持和隔离.这种体验提升到意识经验层面强大好的体验中和轻微挫折体验地转化性内化驯服自恋需要放弃原初的幼儿式情欲统治的方式. 保持着幼儿式情欲渴望的情欲对象,选择性地维持分裂,以便于维持着自恋移情所体验的好的情感色彩的自恋世界自体体验不受污染,好的自体体验就为了自我保存而被分裂地隔离掉。
对于男孩而言则往往会采取僵化的向父亲认同的方法保持僵化的自我控制,而采取贬低母亲、以否定或者压抑的心理机制(可现在很多男孩和父亲关系不好能否说明他们已意识到自己的母亲原型?)保持着对俄狄浦斯需要的矛盾性解决而不能很好共情同理自我地发育自恋需要,严重的话很容易酿成比边缘人格更加严重的精神分裂相的深度自恋病理妄想,其自我感就依靠僵化的施虐控制的深度自恋移情导致的自恋妄想性幻觉作为策略原则去维持了,这表征着关怀性接纳性的母亲原型的枯竭,因为男孩的缘故,其母亲原型较之女孩更容易受到压迫和枯竭,而不能有所反抗地自精神分裂相的自恋同理水平强行穿行进入边缘性组织的水平,比如那些主动的处女情结贞操狂、在网络上到处传染精神病性体验和前精神病性体验的深度精神障碍性处女情结患者,呈现着母亲原型受到他们的男性意象或者贞操狂集体无意识阴影压迫和扭曲的病理,因此他们对女性的共情接纳能力也是相当地被压迫和扭曲的,处于一种僵化而人格丑陋的自恋移情性统治施虐控制幻想之中自恋地体验着别人,这与母亲原型所表征的同理共情接纳养育性培养的心理内涵的含义相反!
至于自恋性自体障碍,则与母亲原型关系轻微一点,但动力原因同样会有所关联,作为前后关系对应的结果,而病理症候表现上自恋发育受挫导致的自恋性自体障碍也会呈现与母亲原型的心理潜能被潜抑的症候而发生与母亲原型的关联,前者导致后者或者后者导致前者,这是对自己同理共情不足、母亲原型受到压迫而对自身的容纳性对自身的接纳和安慰、成长能力缺陷、那么俄狄浦斯情结的关系联结就只能以僵化的形式矛盾地自我控制或者处于肛欲的施虐受虐控制中完成了,比如中国现在还残存的许多自恋性自体障碍病理水平的处女情结患者,以及一些习惯于权力投射性认同的企业高管,就是这样。
看完后还是似懂非懂,也就是说母亲原型没有很好地被激发,这个人就没有共情力,更关注自我,有自恋情结。如果遭受扭曲,这个人(男)就贬斥一切女性化的东西,压抑对女性的欲望,并且有精神洁癖/(女)边缘性人格,因为她本来就看不起女性的身份(这会不会使她趋向于男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