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我与同室好友的故事

2021-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座小山文集

初见Y先生时,有一见如故的感觉。Y先生最先搬入这房子,他的行李不多,就一些更换的衣物和日用品,不过对于宅男来说,最重要的是有网可上,有电脑可用,便能一宅到底。几个月后,我搬入这房子。

相处久了,发现Y先生为人踏实,对父母长辈孝顺。Y先生不擅长花言巧语,做的永远比说的多,有时做了也不说。

有一天早上,每月那点痛来得比较厉害,Y先生拿着姜和红糖匆匆回来,赶着出门又匆匆走了,留下未回神的我用姜和红糖熬红糖姜水。

一次,他接我下班,等了很久他才来,我边抱怨边黑着脸,Y先生更是板着脸一声不吭,回到家才知道他煲了汤,他说:就知道闹人,那时我只有靠着“一脸讨好”来下台阶。

尽管Y先生比较靠谱,然而两个来自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住在一屋檐下,总有摩擦。

我自小受父母洁癖和强迫症的影响,对环境卫生总有点要求。而Y先生比较随意,如用过的纸巾或吃完的零食袋总静静地在原处;他晾的衣服皱皱的、东倒西歪的;甚至乎我见过衣架还在挂上面,衣服却不见芳踪。这些琐碎,不时成为我们争吵的话题。

自小被父母宠着的我们总吝惜和纠结于自己的付出。

房子越来越脏乱,每天回到家后,各忙各的,很多地方和角落被冷落得铺满了灰尘。而承受能力强的一方总占着优势,承受能力差的等到不能再忍时一边搞清洁一边咕怒着。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这房子越来越像“窝”,鸡汤文告诉我:生活不该这样子。随着扫地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和心态的转变,我养成了每周清洁的习惯,房子终于恢复到干干净净,不ling不ling的状态。而Y先生负责维修小家电等。

我比较贪吃,有意抑或无意间跟Y先生提起想吃什么,赶在我忘记前,他会把美食带到我面前,Y先生试过给我找吃的走遍了整个小镇的大街小巷。所以有别于其他人,对Y先生产生好感的,先是我的胃。

就这样,一切顺其自然、磨磨合合、相爱相杀,不知不觉间,我与Y先生住一起快九年了,时间不算长,也不短。从当初见面自带熟悉感到逐渐产生好感,从彼此生厌的磨合期到现在成了大家“肚子里的蛔虫”,一路走来,不易。

后知后觉的我,忽然一天,有这么个想法: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人突然闯入我的生活,然后又改变了我的生活?

年轻时,可能被小说、偶像剧熏陶,羡慕排场满布的浪漫仪式。曾以为一个人是否在乎于你,就得看对方是否达到自己特定的标准,一旦对方的行动有所偏移就开始否定或质疑对方。

随年岁增长,发现每个人的想法与处事方式都不会相同,男女更甚不同,不可能用自己特定的“指标”来衡量对方的在乎程度,更体会到:婚姻是靠二人在生活里,用心一点一滴地累叠起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大概是对婚姻最纯粹的尊重。

PS:即将迎来婚姻第九个年头,以文为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