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险,我的“心魔”差点让孩子陷入泥潭

2018-11-04  本文已影响74人  旦卉

十月份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内心的恐惧和回避,安全感极度缺失的状态。

偶尔抽离自身观察自己,我发现这些恐惧其实都源自于我自己的内心,被自己的“心魔”束缚住,如同陷在了一个深深的泥潭里。

好险,我的“心魔”差点让孩子陷入泥潭

国庆假后第一天10月8日,请假带Mike去小区幼儿园面试。

故作镇定,牵着他,小心谨慎地回答年轻漂亮女主任的问题。主任并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说要先讨论看看。

让我回家准备资料,而这些资料,我本该在国庆假里,提前准备好的。

一方面,我极度担心Mike不能适应新幼儿园,我的退路是让他继续上之前的幼儿园,哪怕需要搭乘1个的地铁。我内心的抗拒和回避让我没有提早准备资料,被我拖延着。

一方面,小区内的幼儿园于我们的生活而言更加方便,也方便Mike去结交一些新朋友。

与其说是陪孩子面试,其实比我自己工作面试还紧张。

面试后,我领着Mike从幼儿园门口出来,小帆抬起脸对我说,“我们从幼儿园逃了出来。”他是真的不喜欢新幼儿园吗?

我察觉到自己很自责,心情焦虑,内心里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没有提前准备好入园的资料,而且还缺了两次预防针的记录:

1.没有准备好入园资料。WHY 为什么呢?

我担心Mike不能适应,我担心他的表现会令我很难堪。

刚搬家家里的证件收集在一个箱子里,可内心逃避着不愿意去找去复印。

2.没有按时带Mike去打预防针,WHY 为什么呢?

打针的时间基本都是我的上班时间,我需要请假。心底里有对请假的抗拒。可为什么呢?带孩子打预防针也就半天的假对工作的影响几乎为零,我难道是需要出勤率来证明自己的工作效率吗?

带Mike打针,孩子会哭闹,我要给他很多耐心,我觉得自己能量不够,想回避这个问题。

打针的社区医院空间狭窄,很多孩子们哭闹,我不想去那个让人心烦的环境。

而打预防针这件事情是我可以回避的吗?拖延的原因是自己没有去充分重视。

那一天,也收到了姑姑送给Mike的新单车。

我们一直质疑他学不会自行车,虽然总是给予他口头的奖励,也尝试给他更多的耐心。

你一定觉得滑稽可笑,孩子怎么会学不会骑自行车呢。

这次国庆假里带他去迪卡隆,他也终于表现出对自行车的兴趣,也试骑区认真练习,虽然不灵活,但是车轮一直在往前。这已经足以让我感慨万千了。他会骑自行车了!虽然需要辅助轮,老母亲我差点热泪盈眶。

骑自行车,其他孩子基本不需要教的技能,Mike终于在若干次尝试放弃再尝试再放弃中,学会了!

曾经的他总是倒着踩自行车,车永远在原地。

哪怕你弯腰辅助他如何去活动膝盖、小腿和脚板,还是没有学会发力的方式。

也找个缓慢的下坡,减小阻力,让他找到容易踩动脚踏板的感觉。

不知道是大人太过于着急,还是Mike受挫之后容易放弃,在过去的近2年里,每次,不超过5分钟,他不愿意再试了。

这次的新自行车到了,我们并没有急于催他去骑。

鼓励他在家里试着骑一骑。是的!你没看错,在家里骑,因为瓷砖地板光滑,阻力最小。如果是出门去骑,还需要完成换衣换鞋一系列动作,而这个路径太长了。

我只想让他先去发现自己是可以骑动自行车的,让他知道,他可以的!先让车动起来。

第三天,我一回到家。姑姑和我说,Mike会骑自行车了,在楼下花园里骑了很多圈,直到下雨了才肯回家。

我又一次喜出望外!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指定了要去某广场骑自行车。

因为路面并不是一直平整,有上坡下坡,他不肯下车,去广场的路上来回就需要一小时。每次都把我们也累到不行,因为想打铁趁热,尽量满足他的要求,让他更加熟悉掌握这个技能。

在骑到辛苦的时候,听到他在喊:“自行车!加油呀!你可以的!”觉得他可爱又可笑。

带Mike去做入园体检,配合度比去年已经进步了很多。

“怎么抽这么多血,我要批评你!”他对这护士嚷嚷,不过几分钟后就平复了情绪,不像以前要大半个小时来安抚他的情绪。以前很多时候,只能任由他发泄情绪,我们在一旁“冷处理”。等他平复了情绪,再尝试讲道理。

新的一个星期一,带他去报道。送他去大三班教室。孩子们刚开始上课。

老师让他拿个椅子坐过来,我帮了他拿过椅子。

老师让他自我介绍,告诉大家你叫什么名字。

“李一帆”

老师问,“我们的新同学叫什么名字?”

“李一凡,李一帆”小朋友们纷纷说道。

“不对不对,是这个帆。” 他抬起右手用手指画出了帆字。

“你几岁了。”

“我三十岁了。”

“啊!你比我还大呀。”

“不对不对,我五岁,”他伸开手指打开五个手指头。

我曾担心他可能会默不作声,吱吱呜呜。其实表现还不赖。

送他去了幼儿园,我回公司上班,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退去了。隐隐的担心还是无法回避。

从学骑自行车,到换新的幼儿园,这两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里,我的“心魔”似乎差点埋没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总是低估了孩子,又对孩子抱有过度的期望。

如果大人以如此分裂的态度面对孩子,或者说潜意识里低估孩子,却期待孩子去完成一次次的成长,还掩饰不住给予孩子负面的期待。而这样的自证预言会不遗余力回报给我们。

其实需要成长的不只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不是生了一个孩子,就自动升级为合格父母。做父母,其实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试错。

认识自己,自己成长带动孩子成长,看透自己的“心魔”,降服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