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先从结论开始 》

2017-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GS江南雨

单位新人小李,今天见了我,唠唠叨叨说起昨晚加班经历。

"陈老师,昨天我和袁哥、刘哥一起加班来着。"

"唔,我知道啊"。

"因为表格制作不熟悉,我们那个统计做得特别慢。"

"哦"。

"我们做完都十二点了。"

"嗯,看来你们以后要加强练习。"

"我先下楼的,发现门卫已经睡了,大门锁了。我把门卫叫醒,他开了门,问楼上还有没有人?"

我在心里嘀咕,"你想说什么?"

"我跑到楼上去叫人,我们三个人出去时都十二点半了。"

我更有点蒙圈了。

"陈老师,你能不能跟办公室说一声,给我们办公室留一把钥匙?"

我长长叹了口气,心想:"这孩子,早说你想干什么不是很好吗?绕这么大一个圈,让人差点没耐心听完。"

我不禁想起这两天正在读的《靠谱》这本书,在第一章沟通技巧中第一个要求就是"先讲结论",在短时间内将必要信息传达给对方。而小李却是按照学校写作文顺序的写法,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讲述,虽然条理清晰,但听者在不知道你结论的情况下,接受的信息是分散的,找不到前后话语的联系,感觉是如坠云雾,修养差的可能会打断你,你还未讲出你最后的结论、最后的要求,已失去了表达的机会。仔细观察单位上的沟通高手,他们的特点都是简单明了,先讲清目的,然后才从容讲述原因。规划科的纪科长是单位同事公认的会说话的人,他正在向局长汇报工作,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局长,我们准备在本周三召开一中规划选址评审会。"(工作汇报的目的明确)

"设计院已将选址报告做好,我科室己审查,符合上会条件。"(依据一)

"一中的李校长很着急,过来催了几次。分管领导也很关心,昨天让秘书打电话问工作进展。"(依据二)

"我们准备按上次法院选址评审会的通知范围通知参会单位。"(具体事例)

"我想这件事不能拖,你看周三开会可以吗?"(再次重申汇报目的)

纪科长的这种汇报方法,刚好遵循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PREP模式。

POINT = 结论

REASON = 依据

EXAMPLE = 具体事例

POINT = 重申结论后结束

无独有偶,在麦肯锡经典培训教材《金字塔原理》中,作者芭芭拉.明托也提出了相似观点: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要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结论先行。1、结论先行,让沟通更有效

这种表达让听者减少了理解成本,能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问题上,愿意静心听取你的意见,直至采纳你的意见。并会认为你思想成熟、逻辑严密、做事条理清晰,是个靠谱的人。

2、要做到结论先行,需整理好思路

我们在表达之前,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理清事情的顺序,问题是什么?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要采取什么方法?依据或前提条件是什么?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想好步骤后,将结论放在开始表达,让人关注你的想法,引导人们跟着你的思路思考,达到高效沟通。

3、结论先行不仅仅是用于对话中

不仅仅是日常对话,在我们写论文、作报告、回答问题、举行会议时,我们都可以采取这种模式。通过有意识的不断练习,成为沟通高手。

记住,交流时先从结论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