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古八景”

2023-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静月听风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祥云历史文化悠久,5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在《云南县志》中记录了“县八景”,分别是:青(清)华洞天、九顶(鼎)云峰、万花溪口、智光钟韵、碧池秋色、青海月痕、金龙泻润、神马留踪。后面又在《乾隆·云南县志》中记载,新增名胜:是叶镜湖天、莲渠双岛。

青(清)华洞。清华古洞,是祥云的一个自然溶洞,位于县城西南,从县城出发往西南走约三公里,就来到素有“滇西第一洞”之称的清华古洞。此洞清幽,为极乐胜地,故名“清华”。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考察,李元阳、郭松年等历代官宦、墨客多次游此,著名书法家赵朴初等人留下摩崖题刻“清华洞天”、“坐卧烟云”、“别有洞天”等。

九鼎(顶)云峰。位于县城西北十里。在《乾隆·云南县志》载,“九鼎云峰在治之西北十五里,九峰突兀,望之簇如青莲,一曰凤鸣;二曰狮吼;三曰揽霞;四曰招鹤;五曰峨嵋;六曰侍仙;七曰中秀;八曰凌霄;九曰飞云。峰各有洞,曰:古佛洞、观音洞、华严洞、碧霞洞、朝阳洞、弥陀洞、豹隐洞、羊乳洞。飞阁悬岩,琳宇清幽,为邑奇观。名人题咏载艺文。明府李公复建表望亭。”

万花溪口。位于县城西面靠北。据《康熙·云南县志》里关于“山川”中对“万花溪口”记录:“溪沟,在县西三里,源出宝泉山下,入定边县。夹溪十里,花卉繁茂,又名万花溪,邑人四时游焉。”在文字中,可以看出,万花溪原来的名字很朴素,叫做“溪沟”,因为这条溪流周边的花草树木实在太多,就被叫做了“万花溪”。

智光钟韵。《乾隆·云南县志》里又载“智光寺,在西门外,永乐年间建,内有万寿龙亭,为贺、习仪于兹。又后阁有转轮胜概及前后梵宇,巍峨清幽,风尘无扰。”按照记载,这寺庙里的建筑很多,有万寿龙亭,有后阁,有转轮和前后梵宇,巍峨清幽,《云南县志》形容“夜静撞之,声闻数里”。那么,寺院里的大钟除了清晨撞响“晨钟”,宁静的夜晚时分也要撞响,在安静的夜里,钟声回响,夜色清朗,令人感到肃穆。

碧池秋水。据史料记载,祥云县城西南边有一个池子,被称为“龙池”。《光绪·云南县志》记载:“龙池泉在县西南二里华严村后,一名放生池,又名碧池秋水。昔传此水通黄河,其深莫测,上建龙王行宫。永乐七年,黄河水清,此水亦清。”意思是:龙泉池位于县城西南二里的华严村后面,也叫做“放生池”,老百姓都喜欢叫“碧池秋水”。

青海月痕。位于县城东南方向,离县城5公里远。早在元代,因湖水清澈而得名“青海”,清代称“青龙海”。据史书描述,青海湖波光潋滟、清澈透明,“青海月痕”美景,怡人心扉:在明亮的月光下,湖水平静如镜,岸边垂柳依依,水中鱼儿嬉戏,在高原红土地上难得一见的诗意景象。民国时任祥云县(祥云县以前的名字是“云南县”,1918年民国七年彩改名为“祥云县”)的首任县长路承熙作诗如下:“青海波光接太虚,荷田蘋渚艳秋初。渔舟傍晚鸣榔集,风景江南画不如。”

金龙泻润。据《乾隆·云南县志》记载:“金龙寺,在龙岗后,过溪沟河里许山麓间,旁出泉,名金龙泄口处,其寺久圮(pǐ,塌坏、倒塌之意),基址犹在。”该景位于祥城镇平坝村靠北的小金山山麓,和小尖山相连,俗语称“平坝不平,尖山不尖”。《康熙·云南县志》有诗曰:“妖娆盘龙卧碧岑,横拖鳞甲满坡金。清泉漱玉风生响,紫雾喷香昼结阴。泽物谩夸姑射露,济时好作传岩霖。山僧祝钵乘风去,云锁珠帘片月沉。”

“神马留踪”。据《康熙·云南县志》里载有胜景“神马留踪”,诗曰:“大宛龙驹夺化胎,行空偶下九天来。驰回南诏红尘静,踏过高岗白石开。武帝他年歌渥水,穆王何处宴瑶台。天留遗踪知神物,定应人间伯乐才。”从传说中推测,在祥云晒经坡留下独特蹄印的天马应该也是“汗血宝马”。只是“神马留踪”胜景如今已无处可寻,只有一个大致的方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