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借天道讲人事,其中两句话关乎家庭事业,人人都该记住!

2019-03-31  本文已影响2人  蝉大侠

《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奇书,包含一图(八卦图)、一经(卦爻辞)和一传(十翼)三个部分。《易经》蕴涵着丰富的自然哲学知识及人文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广泛影响,被誉为“大道之源”。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易经》中非常重要的两句话,关乎家庭事业,人人都该记住!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行善积德的家庭必有更多吉庆,作恶败德的家庭必有更多祸殃。这句话出自《坤卦·文言》,传为孔子及门人所著。文言重点解读乾、坤两卦,而这句话是针对坤卦的初六卦辞而发,辞曰:“履霜,坚冰至。”脚下踩到霜了,就知道天寒地冰的季节即将来到,这与“一叶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一个家族而言,是走向兴盛还是衰败,都是有征兆的,就看积的是“善”还是“不善”。

二、“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不能坚持行善的人,很难建立好的名声。不是长期作恶的人,也不会引来杀身之祸。这句话出自《易传·系辞下》,发挥的是噬嗑卦上九卦辞:“何校灭耳,凶。”意思是:带着枷锁掩盖了耳朵,凶兆,即到了罪无可赦的地步。

但是,走到这一步也是有个过程的。对比噬嗑卦初九卦辞:“履校灭趾,无咎。”意思是,带着枷锁盖住了脚趾,没有咎害。《易传·系辞下》说:“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及时惩处小的过错,是为了防止犯更大的过错。

从这个意义上说,受罚也可以是一种福气。但如果不吸取教训,一犯再犯,那就是咎由自取了。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在于容忍过错,而在于给予改错的机会。

这两句话,最核心的就是一个“积”字,善行也好,恶行也罢,都要累积到一定的程度,结果才能显现出来。凡事有因必有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易经》很重视事物变化的累积过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等,都在强调这个“积”字。刘备临终前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正是这个道理。 对这两句话您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