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敢说撕就撕,就是老了的表现吗?

2017-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尼莫鱼
遇事不敢说撕就撕,就是老了的表现吗?

前几天,一位90后的朋友A,在群上和她的另外一位朋友B因为“咪蒙”撕开了。

B说喜欢咪蒙的都是出门没带脑子的煞笔,跟着她的三观走,指哪打哪。她出一篇标题为《你凭什么穷得心安理得》的文章,你就回去质问你老公“你凭什么穷得心安理得?”A说我就是喜欢她,她的观点犀利独到,你能写出来吗?真正的弱鸡才怕别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眼看这场骂战愈演愈烈,就快上升到人参公鸡的高度了。

余老师赶紧私信朋友A,快别撕了,群上闹成那样多难看。

A说:“凭什么让她指着鼻子骂煞笔?你不也喜欢咪蒙吗?怎么不出来说句话?”

我说:“……没必要吧,不与傻瓜论长短。”

A说:“随便你吧,反正我要跟她撕到底。”

这场骂战持续了几个小时,两边分别加入了新的人员,进行団撕。关键这些人互相都认识,有的处在对立面的还是平常挺要好的朋友。结果我也没有多关注,只是听A说把B那边的人都拉黑了!

后来和共同认识的朋友聊起这件事,坦言我现在好怕这种一言不合就开怼的场合。她说:“那是因为你正在老去。你不记得了?咱们读书的时候,去店里买鞋子还了个价,被老板白眼一翻‘你买一只嘛’,你马上霸气侧漏的怼回去。我们几个里面最不怕撕逼的就是你。”(这里解释一下“撕逼”的意思,原是用来指女人和女人之间的斗争,现在也用来形容双方互相攻击、揭短、发生骂战的现象。这里的“逼”是逼迫、威逼的意思。)

是啊,仔细想想最近一次大型撕逼都已经是一年以前了。原来处处要争个输赢,受不得一点委屈;你说我一句,我得回怼十句更难听的;信奉“我若没有棱角,和别人有什么区别”为人生格言。可是现在,只要能立马平息争端,我可以认怂。

余老师其实最不喜欢用年龄说事,人的处事方式与年龄的关系并不大,身边不难看到有些人几十岁了还咄咄逼人、锋芒毕露的。处处表现出谦让、不言语,不是我们懦弱和窝囊,也不是因为我们是正在老去的八零后,而是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际遇,每个时期的心境不一样了。

一、十七八以上,三十未满——初生牛犊不畏虎。

      谁没有过的青葱岁月,内心的一切秩序刚刚形成,不容许任何人轻易打破,顶撞父母、老师,和同学起争执,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见不惯的人和事,绝对抨击;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绝对还击;自己想要的东西,绝对争。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匡扶内心正义,不仅要撕,还要赢得漂亮。

二、三十以上,有老有小——有了比维护内心秩序更重要的事。

      前段时间下载了一个APP,申请账号的过程在做到一道测试题的时候进行不下去了。测试题目是:选择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事物。其中就有:冯唐、咪蒙、王者荣耀、TFBOYS、香菜、鹿晗、郭德纲、数理化、工作……等等几十个,我竟找不出一个谈得上不喜欢的。有特别喜欢的,但是没有什么是特别不喜欢的。经历了不容易,才知道别人的不容易;犯过傻,才容忍别人犯傻;经历了不开心,才知道怎么让自己开心。既然这样,也就没什么好讨厌的了。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撕逼导致的故意伤害被报道,有的甚至造成了生命的损害。我们不怕匡扶正义,只是怕遇到的对手是“垃圾人”,伤害到我们自己,和我们想保护的人。

      但是当遇到伤害,也不会怯懦。

      我一对夫妇朋友,两口子带孩子在商场玩,遇到另外一个孩子和他们的孩子起了争执,两个小孩扭打起来。对方家长居然对他们的孩子出手,这个时候,我一向温文尔雅的朋友两口子冲过去没有客气的,打得对方满地找牙。

      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是比维持内心秩序更重要的事。为此,甚至不惜打破秩序。

三、五十左右——不惑而知天命。

      有人说,不要跟30-40岁之间的人说话!40岁以上的人,他们拥有历史;30岁以下的人拥有未来,在这两者之间的人拥有困惑。

      既然拥有历史,人生经验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了。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动怒了,要么不撕,撕起来可以说十个小年轻都不是对手。这一代人,进可锱铢必争,退可云淡风轻。

所以,撕不撕,和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我觉得必撕无疑的,你可能也觉得不至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