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为爱疯狂,下场有多惨?
为爱疯狂的春香,三年时间里弄丢了家庭,盘掉了店铺,所有存款变成了一辆二手车。
已经60岁的春香,到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还成为了熟人圈里的笑柄,孰是孰非没有定数,何必呢?
01
春香出生在边境地区的一个小镇上,上面有两个哥哥,还有两个弟弟,家中唯一的女儿备受父母的疼爱,还有哥哥弟弟的呵护,妥妥小公主的待遇。
父母在小镇上不仅有几十亩瓜地还承包了一个大大的果园,家庭经济条件不说大富大贵,也是小富即安的家庭。别人家都还用毛驴车运输农作物的时候,春香的娘家都已经拥有了一辆28型拖拉机,无论是运肥料还是售卖产品都方便许多。
子女们都长大成人后父母把瓜地平均分给了每一个子女,父母和最小的儿子守着一份瓜地和果园安静地过日子。
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的春香,和父母一起经营着土地和果园,日子相对平稳而安逸。
驻守边境的是本地步兵团的一个边防连,巡逻的时候偶尔也会和本地居民有交集,偶然的机会春香认识了一位叫刘凯军的战士,刚开始也没有觉得怎么样,接触多了便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春香的父母也不是封建思想,感觉小伙子还不错,便同意了女儿和小战士的交往。
可是事情的发展出乎春香父母的意料:原来刘凯军探家期间在陕西老家订了一门亲事,女孩听说刘凯军要在边疆复员时,一下子冲到部队讨要说法。
军婚不容破坏,刘凯军面临被提前回乡的危险,不得已回家完婚了。
事情过去一年多以后,有人给春香介绍了在牧区工作的张士林,很快便谈婚论嫁。
张士林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结婚的时候父母自然给不了太多的支持。婚房是公家分的,父母只给做了几件家具和几床被褥,而春香的娘家却陪嫁了丰厚的嫁妆:除了被褥,还有电视和洗衣机,风风光光出嫁了女儿。
刚结婚头几年,春香和张士林的小日子幸福美满,可是女儿出生几个月之后这种短暂的幸福却被打破了。
常言说:“刚出生的孩子三翻、六坐、九爬爬。”
春香和张士林的女儿刚出生的时候,白白净净,胖乎乎的十分可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两个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同月份的孩子已经能坐着,而自己的女儿除了吃奶,抬头都有点困难。
夫妻两个再也坐不住了,立马带女儿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小脑脑瘫,从此一家三口在就医 路上越走越远。
02
看病就像个无底洞,春香和张士林仅有的一点积蓄很快就消失殆尽,为了继续给女儿治病,张士林辞去工作和朋友一起做起了皮毛生意,挣点钱都用在了给女儿治病上面。
春香也在娘家父母的支持下开了一家影碟行,出租碟片挣钱补贴家用。
常言说:“贫贱夫妻百事衰。”
经常经济拮据成为了夫妻争吵的根源,女儿快三岁的时候,春香和张士林的婚姻破裂了。女儿判给了张士林,春香回了娘家。
毕竟张士林要挣钱养活女儿,只能把女儿交给父母照顾。
离婚后的第二个月春香过来看望女儿,看到女儿的惨状心疼死了。
婆婆退休不久,下面还有两个没有成家的儿子,总不至于全部身心照顾这个残疾孙女吧!
思前想后,春香到底还是舍不得女儿,后来又从娘家回到自己的小家,全身心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和张士林也就是为了女儿才重新走到一起的。
无论如何,春香的娘家也不忍心看着女儿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过这种日子,哥哥和弟弟们支援了木头、砖块、水泥等物品,春香在单位划定的地盘上建了一院住房,张士林请朋友一起安装了暖气,女儿冬天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无论是康复训练还是平常活动都很方便。
为了报答哥哥弟弟们对自己的帮助,春香把院子里的小房子收拾整齐,侄子们从小镇上转到城里上学,每个月娘家给的生活费刚够一家人的开销。
后来皮毛生意没落后,张士林又和朋友一起做水暖装修,依然是挣钱就给女儿做康复训练,女儿的身体虽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但坐在电动轮椅上行动自如,自己也能坐在轮椅上就餐。
女儿虽然小脑脑瘫,但大脑还是没有问题的。女儿从小就使用电脑,上网搜索、网购、订外卖都不在话下,夫妻两个终于轻松许多。
03
单位上也比较给力,不但给春香的女儿办理了残疾证,每个月都有残疾补贴,还有低保,这两项加起来足够女儿的生活开销。
后来又把春香安排在公益性岗位上,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也不累,张士林收入还算稳定,一家三口报团取暖,安静生活。
春香办完退休手续,又在小区以残疾女儿的名义申请执照,开了一间棋牌室,收入足以覆盖全家人的基本生活。
打破这一切的是在三年前秋天的一个下午,刘凯军和同事们到边防作业的时候遇到了春香的大嫂,询问春香的近况后,才知道春香这些年遭遇了这么多的波折,便迫不及待地联系了春香。
刘凯军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瞬间让春香苦闷的生活缝隙里有一点亮光,两个人加了微信诉说着这些年的不容易。
原来刘凯军当年回老家结婚之后,感觉家乡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便带着妻儿老小又返回了这里,在战友们的扶持下在市里安家落户。
儿子和女儿都成家之后,刘凯军夫妇就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刘凯军跟着战友上班,老婆在家带孙子,日子还算安定。
后来不知道什么特殊原因,刘凯军和老婆把婚离了,遇到春香的时候,刘凯军已经是自由之身。
两个情感干枯的中年男女就像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一样,再次坠入了爱河一发而不可收。
刘凯军承诺春香:以后买一套电梯房写在春香名下,和她一起照顾女儿。
春香恋爱脑上头,果断像张士林提出了离婚申请,当时春香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张士林挽留她,或者说个软话。
让春香没有想到的是,张士林爽快地答应了。
这些年张士林早已过够了吵吵闹闹的婚姻生活,为了女儿一直隐忍着。现在春香遇到了初恋又一发而不可收,张士林还能说什么?房子留给女儿,女儿和春香一起生活,唯一的条件就是——刘凯军不能来家里住!
当时春香的两个好姐妹也提醒她,张闺蜜比较理性,便劝慰春香:“你对刘凯军的好印象还停留在当初的好印象里,时间会让一切发生变化,保护好女儿,毕竟女儿是个大脑清晰的女孩子。”
春香还振振有词,袒护着刘凯军:“他才不是那样的人呢,他在乎的是我们当初的那份感情。”
“但愿吧!”张闺蜜心想,“他当初要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就不会在有对象的情况下和你交往;要是他的婚姻没有破裂他会想起你吗?”
王闺蜜更直接:“你们怎么交往都无所谓,一定要把手里的存款把握住,那是你们娘俩最后的保命钱。”
春香依然不以为然:“他挣的钱都交给我了,电话费都是我给他交的。”春香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闺蜜还能说什么。
04
刘凯军的儿子一直认为父母离婚也是暂时的,毕竟父母都五十大几的人,孙子都有了,回到一起是早晚的事情。
得知父亲有了新欢后,儿子也不能直接干涉刘凯军的感情吧?儿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走了父亲的代步工具。”
春香明白刘凯军不方便来自己这边,就抽空到刘凯军那边约会,还只能吧女儿留给前夫照顾。
毕竟开着棋牌室出去频繁影响生意,春香一不做二不休就把棋牌室转让了,那可是母女两个创收的资本呀!
后来刘凯军以没有车不放面为由,博取春香的同情,春香还真的虎,脑瓜一拍:“我给你买一辆!”仅有的积蓄成为了刘凯军的坐骑。
就在春香等待着刘凯军退休买房迎娶自己的时候,等来的却是刘凯军回归家庭照顾生病的前期。
刘凯军前期在几个月以前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髋骨骨折,手术之后只能躺在床上静养。儿子儿媳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只能请护工白天照顾,晚上小夫妻自己照顾。
刚刚办完退休手续,刘凯军儿子就找上门来:“我妈现在需要人照顾,你要是现在帮忙照顾,以后我们也会管你,否则你将来的生活就靠自己吧!”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刘凯军前后思量:“和春香积蓄交往吧,他们都是60岁的花甲之年,还有一个残疾女儿要照顾;回归家庭照顾前期,起码将来还能靠自己的儿子。”
思考的结果就是对春香说一句:“对不起,我兑现不了我的诺言。”然后把车归还给了春香。
春香呢,三年的付出得到了什么?
老公成了前夫,老公再不好也是女儿的亲生父亲,只有他会对女儿真心付出;
所有的积蓄变成了一辆二手小汽车,新车落地就赔钱,更何况已经开了两年多了,更不值钱;
盘出去的棋牌室不能赎回,少了一份固定收入;
已经到处宣扬要和初恋重修秦晋之好,结果成为了笑柄!
年轻人为爱疯狂可以理解,人到中年还不理智恋爱脑,下场有多惨?脑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