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需要聚焦吗
文 | 红豆范
产业发展在聚焦现在,线下活动愈来愈少了,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偶尔,出去吃个饭,会会老友而已。
清明节回来,就出去两次。一次是同事召集,一次是朋友来访。
出门少,算是疫情后遗症吧。没事都不喜欢出门扎堆,怕惹麻烦,不划算。
出门就是早餐、购物、锻炼和上班,其余时间都是蜗居在家,挂在网上,钻进手机。
现在,网络太便利,几乎无所不能。即使早餐,都可以叫外卖。
宅在家,并不一定封闭自己,反而,交流更加频繁、广泛。你看学生上课都能借助网络完成,而且早读、自习都可以。可以说,除了体育、试验这些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其他的都可通过网络教学。
那么,宅在家究竟可以做什么。对我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看小说,二是写文章。
我喜欢小说,准确说是网络小说,曾一度沉迷在网络小说海洋里,追了一部又一部,心情随着小说主角升级、打怪、转折、平淡而起起伏伏。
看得太入迷,整天就抱着手机,盯住屏幕,追更新,想情节,用眼终于超过限度,直到配了副400度眼镜才放开网络小说。
我喜欢写作,曾梦想和那些网络大咖一样,写出自己心中的想象世界和梦中的光怪陆离。于是,开始给自己定目标:每天一更。
我的写作没有具体定位,只要每天完成一篇就行。从去年11月中旬到现在,积累了近200篇日记。因为我相信,积累一定能够成功。
那么,积累什么呢?
是数量的积累还是质量的积累?我不知道,就从容易做的数量积累开始,写再说。
是粉丝的积累还是知识的积累?我不知道,似乎两者都同等重要,那就顺其自然。
没有清晰的目标和定位,写了这么多,聊以慰藉的就是数量,粉丝没几个,变现没头绪,更别说形成独有特色和知识框架了。
很多人可能和我差不多。
为挣脱这种无目的写作的境况,我决定改变。于是,参加写作圈、报名培训课、开始了我的头条创作。但因工作关系,写作节奏跟不上,尤其是图文写作。
现在,写作的激情越来越低迷,现在还没写几篇,这次过原创和加V的希望有点悬。
我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聚焦。
01.内容创作不聚焦
比如,我在简书主要是记录心情,包括对写作遇到的方方面面问题的思考。而在公众号,则偏向微信营销,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相互关联、赋能、促进作用太低,分散了精力。
还有头条的内容定位,回答问题的领域是三农,现在想通过原创的领域却又是情感,自己都迷糊,别说别人了。
02. 平台选择不聚焦
为了写作,我在网上注册了不少账号,这个平台也写,那个平台也玩,拥有多个虚拟身份,读者根本无法对我形成独有的识别标签。
其实,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注意力是分散的,没有自己的标签,想让别人迅速认可,不可能。
03.时间精力不聚焦
除写作,我的精力、爱好基本放在微信上。微信占据着我上网的绝大部分时间,夺走了我的绝大部分流量。
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危害,前几天我退出了不少群,想把精力集中到写作上来。
聚焦很重要。
尤其是写作。
微信开机画面就暗示我们要聚焦。
我喜欢这个微信开机画面:一个孤零零的人,独自面对着那个蔚蓝色的地球。
看到它,你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张小龙那句话: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声音。
如何让让知道我们的声音?
在这个声浪如海的时代,首先是我们的任何发声都必须有穿透力,只有力量凝聚起来才有穿透力,分散的力量怎么能传达出去呢?
其次是别人信任你。
我一直坚信信任货币的说法,写作是一样的必须让人产生信任,越是符合人性的,才有得玩,信任最终是指向人的。
网络越来越真实,跨越了时空传递真实。所以,修炼自我,用心去链接一切,应该是我们应对所有变化时始终要坚持的。
微信聚焦社交服务,一直在悄悄升级。
刚刚,我在电脑微信上面看到一个新的图标,点开一看,原来是与手机互通的链接。就是说,手机上打开了什么,通过这个图标就可以看得到。
前不久,微信推出视频号,慢慢放送给很多微信用户,满足大家刷视频,积累用户的需求。
这两天,有的苹果手机用户还反映,微信群也可以进行备注了,显示的名称由你自己定。
那么,我们写作要不要聚焦自己资源,去服务用户?要不要聚焦自己的领域,去持续提升?
我想,答案是是肯定的。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很多变化,很多新事物就会随之而来,不提升就跟不上。
而聚焦,就是我们提升自己最快的途径。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红豆的情怀
文字的世界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