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幸,请一定要学会如何哀伤!
有人问过我,失恋了特别特别伤心怎么办,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我很无奈地说,如果你感觉不到失落那才应该去看心理医生。生活中,很多人在经历了不幸的时候,并不知道给自己安排一段时间去经历哀伤的过程,反倒是对自己太过悲痛而感到焦虑。
伤心了就尽情地悲伤,这才是最正确的姿势!
NO:1 不会哀伤后果很严重
大家也许不太清楚正确哀伤的重要性,事实却是,没有经历正确哀伤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开始哀伤到结束哀伤,重新开始生活),过后可能紧接着是另一个悲剧。
失恋了,你可能一直沉溺在失去的悲伤中无法自拔,无法开始另一段感情。
心爱的另一半突然间意外去世,你可能无法接受这个晴天霹雳,抑郁或孤独终老,或者为情自杀。当然,我们会把这些美化为“化蝶”、“痴情”、“世间最美的爱情”等等没个卵用的东西。
儿子突然逝世,你可能再生一个孩子,把这个孩子完全当成之前的孩子。这个孩子是因为死去的哥哥而出生的,是为他而活的,那么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有真实的案例,是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结果把自己的女儿的孩子(外孙子)抢过来当自己的儿子抚养的。)
最后是《法证先锋》里的一个案例。一个男的,女儿在一场火灾中丧生,接着又是怀孕的妻子服药过多去世。本该是幸福的四口之家,现在却只剩一个人了。他完全无法接受他们死去的事实,家中留有他们所有的物品,床上还睡着妻子跟孩子的仿真玩偶(抱歉,这幕把我吓尿了)。结果,这个男变成了变态杀手,残忍地杀害了两个无辜的残疾人,因为他认为女儿死的原因是消防员救了另一个残疾的小女生,而没有救自己的孩子。
NO:2 哀伤的反应是?
定义:哀伤是人们在面对丧失时的身心反应。
悲痛是所有感情中最高尚的
它是给予亲人的最后的爱
人们在失恋或者失去亲人的时候,不仅仅是会大哭,而是可能有更复杂的情绪反应的过程。当然,大部分人是能够自行完成哀伤的过程,并从中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一些人可能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哀伤辅导。人们在哀伤的时候,会有以下的反应(来源:无国界社工梁嫣红女士)
1、震惊与否认
处于震惊状态中,拒绝接纳所发生的事,不愿意相信事情真的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想去看、去听、去接触。
“自己的男朋友怎么可能突然间就抛弃我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父母在车祸中丧失这不可能,怎么可能,你们一定是骗我的!”
2、愤怒
将内心的挫折投射到外界,想要找个替罪羊为整个事件负责。归罪他人或社会,但也有可能归罪自己。(过于自责,归罪于自己是让咨询师都会头疼的事)
“我女儿死,就是因为那个消防员救了其他人,却不救我的女儿!!!”
“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让他生气,他就不会出去了,就不会遇到车祸了!都是我的错!”
3、讨价还价
摇摆于接纳事实与拒绝事实之间,企图修改事实,减少事实对自身的冲击。
“哪怕是残疾也好,不要带走他的整个生命啊!”
“我宁愿我没跟他恋爱过,我都不想现在这么伤心到无法自拔!”
4、沮丧
发现既成的事实无法改变,但心理上还是无法接受,陷入无助、无奈的状态。准备开始面对与处理。
“他真的走了,不会再回来了,我该怎么办?”
“那场车祸是真的,我怎么这么不幸呢?”
5、接受事实
接受丧失为人生的一部分,并从中得到成长与学习,找到丧失的正面意义。
“我应该带着弟弟的那份坚强,好好地活下去!”
“逝去的亲人最想看到的是我能再好好活下去吧!”
需要注意的是哀伤的表现不一定是顺序出现的,每一种表现持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每个哀伤者都会经历的阶段会不同。此外,如果出现以下特殊情况一定一定要请专业人员协助:抑郁;过度愤怒、敌对;暴力;自伤!
NO:3 自己如何完成哀伤的过程?
我说一定要体验哀伤这个过程,并不是说就什么都不做,等着漫漫悲痛自行消失。这是最糟糕的状况了,其实,在哀伤的过程中,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可以让自己顺利完成哀伤的过程,重新开始生活。失去包括很多方面,如失恋、失去亲人、认识到无人疼爱自己、孤独、失业等等。
1、接受失去的事实,扔掉该扔的东西
如果失去了一个亲人,那就需要慢慢认识到他的死已经成为现实了,不要再幻想重聚了。接纳失去的事实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间后,扔掉他的遗物,要留就留下必要的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像《发证先锋》里的那个男的海做了妻子跟女儿的仿真玩偶跟自己一起睡,这样根本就无法让他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了。
2、缅怀,体会哀痛
失去亲人最怕的是自己不愿去想他,不愿想起他的事了。这是在压抑自己的情绪,最终肯定会受不了而爆发的。我们在安慰他人的时候,千万不能说的就是“别想太多了”、“你要坚强”等等,这是在否认他悲伤的情绪,相反我们要做是正常化他的悲伤,告诉他悲伤是很正常的。
缅怀可以拿着过世亲人的遗物回想起过去的事件、给亲人写信、绘画、去一起去过的地方等形式。在回忆的过程中,哀伤者可以尽情哭泣,经历过着悲痛的过程。但如果患有重疾,哀伤的过程请让医生在一旁陪护!
梁嫣红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案例:一对失去独生子女的老夫妇,老太太一直在悲痛中。她跟辅导员说,她老伴一直不肯让他看儿子的照片。辅导员跟她老伴商量,让他尊重老太太的想法,让她看看儿子的照片。老伴拿出了儿子的遗像,两位老人对着遗照哭得泣不成声。辅导员引导他们跟儿子说说话,并指着墙上儿子的勋章让他们追忆缅怀儿子。
这是两位老人必须要经历悲痛的过程。但最后还是需要告知他们,哀伤是必须的,但如果一直沉溺在哀伤过程中的话,生活将无法继续,这也是他们儿子不愿意看到的。
3、告别仪式
这种形式上的东西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给自己一个告别仪式,告诉自己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生活还要继续。失去亲人,开追悼会是最常用的一种仪式。还有一些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会用一些宗教的仪式来悼念,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失恋的话可以用烧掉或扔掉对方的物品,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这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
在应对灾难的时候,为遇难者点蜡烛也是哀伤的一种方式。在天津812爆炸事件中,就有志愿者组织遇难者亲属点蜡烛哀悼。这场爆炸的受害者并不是经历了的人才算。在新闻中看到此次事件的人也会出现悲伤、愤怒的情绪,所以他们也需要一个哀伤的过程。他们在微博上点蜡烛、祈福、捐款等都是哀伤的一种方式,所以也请大家尊重。这些行为跟追责并不冲突,倒是缺少了这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心理不适。
这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在911事件中,就有一直关注事件发展的人最后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所以,也请媒体、或者经历爆炸的人不要发一些死者、或者血腥的照片,这对其他人很可能造成伤害。
4、定时哀伤法(摘自《如果你还有哀伤,那就定个时吧》)
如果太过悲伤,无法从中解脱,那就为自己定一个时间。告诉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悲伤,什么时候就应该从悲伤中脱离出来。但是从悲伤中脱离出来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做一些高难度的事情,或者做重大的决定,而且去做一些小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慢慢恢复过来了。
能做的有下面一些事情:
⑴ 每天洗澡,注意仪容仪表的卫生、整洁和美观(怎么感觉像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呢)。这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己,尽管内心陷入痛苦仍不要放弃爱自己。还有,你不觉得洗热水澡的时候水流滑过身体很舒服很放松吗?仿佛烦恼和痛苦都随着水流走了。①
⑵ 坚持每天运动。走路、跑步、游泳、到健身房锻炼等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减轻你的痛苦(运动时会分泌出生化传导物质,能够减轻忧郁),还可以强大你的内心。心里软弱的时候更需要锻炼自己的身体,身体锻炼得强健,内心也会变得坚强,意志也会变得坚韧,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身心合一”的含义。
⑶每天有一段时间用来打扫卫生。一个乱糟糟的生活环境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还会给你负能量,叠被子、收拾房间,将自己的起居环境打扫干净,使得物品整洁、有秩序会让人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心情也会更愉悦。有的人将房间的地板拖洗干净,卫生间的马桶刷洗洁净,内心的痛苦也会随之减半。这是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⑷ 尽力保持规律的生活状态。正常上下班(有工作更能度过痛苦之河,工作让人充实,获得一种支撑),早起早睡,按时吃饭,作息规律,运动、睡眠、饮食都形成好的习惯。如何治疗内心的创伤?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很多人靠重复和秩序来获得平静。深呼吸、做运动,睡眠……当伤害来临时,只要你不是一动不动,呆若木鸡而是积极面对,那么重复而有秩序的生活就会帮助到你,让你获得一种安全感,一种把握力,获得自信。在痛苦中还能保持生活的秩序,这就是所谓的“在移动中哭泣”,这种人能够更快地恢复,再生⑷
⑸ 安排一些仪式性的活动。比如每周末和朋友外出聚餐,每周和家人在一起看一部电影,参加某个定时举办的读书会,展览等,再或者和朋友去参加一些教会举办的活动。仪式性的活动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只要长期在固定时间里做一件固定的事情都可以称之为仪式。我的晨跑和睡前的阅读也许就可以算得上我的仪式。
⑹ 学习或者培养一些技能和爱好。学一门外语、学厨艺、学习编程、做陶艺、养花弄草、写作等技能和爱好可以让人变得专注和充实,忧郁和哀伤就没有可乘之机了。
⑺ 锻炼自己的知觉。花点时间和心思去打开你的知觉。比如去闻一闻一朵花的香味,在自然中感受风吹拂过皮肤,观察光线的变化,感受阳光照在脸上的温暖感觉。我心里难过的时候会坐在路边,观察路人的衣着、神态,步姿,这会给我一种新的体验,忘记了忧伤。
⑻ 适当适时地倾诉。找朋友和亲人倾诉自己的痛苦,获得他们的关爱、安慰和支持当然可以减轻内心的痛苦,但是要注意方式和时间,避免过度倾诉损人不利己。
⑼ 到大自然中去,去旅行,去行走。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不仅扩展视野,认识到更多的朋友,吸收更多更新的信息,同时你还会发现生活和世界的美好。
5、认知重建
要正确地看待失去的事实,它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面对失去,哀伤悲痛是我们该有的情绪反应,不用为此焦虑,也请安排出一段时间好好哀伤。结束哀伤的过程,并不是与失去的亲人完全割离,而是将失去的人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带着他们给予的勇气、坚强活下去。好好活着就是对逝去的人最好的交代!
6、寻求支持
在整个哀伤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有陪伴你的人。父母、朋友、亲人、同学等等,他们是你最重要支撑,能给予你重新生活的力量。所以,这个过程千万别让自己孤零零的,否则永远留在哀伤中走不出来了。
最后温馨提示一下:如果一年多了依旧无法从低落的情绪中脱离出来,请一定要去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
NO:4 哀伤相关推荐
电影:《备注:我爱你》
这部电影绝对是哀伤辅导的最好教材了!
一对恩爱的小两口,其中丈夫因为脑癌过世了,妻子好久都无法从悲伤的状态恢复过来。后来,她得到了丈夫的留言,告诉她她以后会一直收到他给她寄得信。他一开始让妻子扔掉他的物品,这是为了让妻子接受他死去的事实。让她去他们去过的KTV,为她安排旅行,去他们初遇的地方,这是让妻子追忆缅怀,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悲痛。一年后,丈夫的信中告诉她,他只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她应该重新开始。
这些事最后都会写上PS:I Love You(备注:我爱你)。妻子也因为这些信慢慢地恢复,最后重新开始生活。
书籍:维蕾娜·卡斯特《体验哀伤》
武志红《心灵的七种武器》
武志红先生的书名字虽然显得很鸡汤,其实是反鸡汤的。里面涉及到哀伤的内容不多,但是他一直想表达的是我们应该接纳自己负面情绪,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并且负面情绪有着积极的力量。非常赞的一本书,推荐大家看看。
文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PS:I LOVE YOU》中的哀伤辅导》
公益广告时间
812爆炸事件后,社会各界组织各方力量为受灾人群开展心理援助,现在急需有资质的人加入!
一方面是天津市妇联跟社工协会建立了医务站,为受伤人士及家属提供心理辅导,现在急需社工师、社工助理师、一、二、三级心理咨询师。(链接:《头条 | 天津社工协会今天发布征集救援社工公告;812医务社工站将建立》
报名地址:报名网址
天津市社会工作协会 联系电话1:022-88360431
天津市社会工作协会 联系电话2:022-83854686
另一方面由天津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组织。目前招募天津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们审核备案后参与市部署的8.12滨海一线心理特助队相关工作。本次组织目的一来是选拔优秀的咨询师进行救助援助工作,二来推荐优秀的咨询师加入到天津市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有意愿参加请加入qq群217826796里进行下载申请表报名。把资料发到群主邮箱37362971@qq.com这样方便大家操作和老师选拔。志愿者或者是咨询师备注下既可。
咨询师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王欣老师 电话1301223878
或加微信进入(请有资质的一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实名进去)
最后,在812事件中,有任何需要心理援助的可以联系恩派公益机构。
联系人:马国新 电话 13791102908
本人并不是心理学专业的,文章有漏洞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