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持续阅读,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这才是你阅读的起点
我对于阅读这件小事一直是特别严肃的,因为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
即便日常,也不见得多么习以为常,阅读虽然早已成为习惯,但这并不意味着,每天读什么内容可以毫不在意。
前几天朋友问我世界读书日有没有参与什么网购活动,我非常干脆地回道“没有”。
几年前,我也会读畅销书、会看书名选书,但读着读着,就逐渐挖掘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喜欢的作者,还会去关注我喜欢的作者推荐的书单,至少最近一年,我读过的、让我失望的书越来越少了。
刚开始阅读时,难免会在选书这一步走不少弯路,但是这个过程会让你更珍惜每一本你读到的好书。
如果你能一直读下去,那么找到你自己兴趣点的那天,就是你阅读的起点。
这些年我越来越相信自己对书籍的直觉,有兴趣点支撑,再加上靠谱的书中推荐的书单,我是没有什么选书上的遗憾了。
同时,有想看的书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根本不会关注活动不活动的事情。
那么这件事能说明什么呢?
不论你目前列了怎样的书单,中途一定会有一站让你停下来去思考什么样的书才是你能读得进去、并且愿意花时间去读的。
很多人一边读书一边抱怨读不进去,或是内容不好看,其原因不过就是看了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书罢了。
但是想不明白这一点的人很有可能会直接放弃读书,认为自己就是不适合看书。
有时候遇到这样的状况,我会觉得对方的行为有些好笑。
看了一本或几本自己根本看不进去的书,却没有想换书单的意思,而是直接采用一刀切的处理方式,放弃所有的书。
接着每次当大家讨论读书这个话题时,他们就只能淡淡地说一句“读书这事,不适合我。”
我有个朋友只看纸质版的科学悬疑小说,其他的书一概不碰,但是最近这两年呢,据他自己交代,他偶尔也会去逛书店了,也会随手拿起提升专业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书翻一翻了,甚至去年还出奇地看完了一本心理学著作。
5年前,你要给他推荐书单,他可能会跟你急,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根本不会看书的人,但是这种话转变怎么就那么微妙地发生了呢?
这个世界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是有些变化,你意识得到,有些变化,你意识不到。
如果你固执地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就是不想读书,怎么着吧”,那谁也不能、也没那义务去劝你读书。
但是如果你只是因为读过的书中有些你不感兴趣的内容就想要放弃读书,那我还是想多说一句,看点自己感兴趣的书吧,别跟那些你怎么都提不起兴趣,但却是被大众定义出来的好书去较劲。
还是那句我常说的话,读书是件特别私人的事。
一直看那些所谓好的、对的,但你就是看不进去的书,只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任务、压力,这样的存在,即便你最初是有兴趣的,慢慢也会变得不再感兴趣。
可是,阅读的动力和习惯要是丢了,想再找回来,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