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为什么小朋友打针就会哭?

2017-04-09  本文已影响118人  Forward_33

医院里处处可以听到小朋友的哭喊声。

昨天,傍晚在球场打球,篮下强起的时候,头直接撞在了防守我的好兄弟的牙上。我的额头上直接划开了一个两厘米不到的口子,血流不止。而他,却毫发无损。

昨晚去医院缝了针,打了纱布。而今天,去了另一家医院,打狂犬疫苗,毕竟是磕到了牙。

开个玩笑,其实是打破伤风。

去的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我从小在医院里长大,对医院的氛围和医院特有的那种气味也是相当熟悉。

正因为熟悉,所以我从小的时候起就不会在打针的时候哭闹。

但是,一般的小朋友肯定不会是在小的时候整天待在医院里的,到底是为什么,他们一到医院打针就会哭呢?

我私以为,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眼带来的疼痛,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一方面占的比重可能更大:是家长的过度反应造成的。家长们总觉得孩子打针一定会害怕,一定会哭,就不停地说着“不要怕,不要哭”,结果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什么的孩子们就会更害怕,转而哭喊起来。

而我却从很小的时候,就对打针的过程,打针的感觉,甚至给我打针的阿姨都熟悉。也就不存在太多的害怕,也就不会哭。

5岁从车上摔下来,嘴角缝了十一针,因为担心麻药伤害脑细胞便没有施麻,结果我也没有哭闹一声。

两年前后背手术,手术过程中我妈就一直在我旁边拿这件事鼓励我。手术和康复,也都很顺利。

2015年4月6日背部手术

昨天晚上在手术室里,我躺在手术床上,一边缝针,一边跟医生聊天。医生说很少遇到做手术时状态这么好的病人。

生活里很多事都是类似的,当你面对的环境是陌生的,不知道将要发生的是什么的时候,都会忧心忡忡——尽管我们可能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哭闹了。

而想要面对很多事,很多环境都能波澜不惊,从容应对,要么有过相关经验,要么懂得相关知识。

而打开书去阅读,迈开腿去探索,动脑子去思索,是获得经验和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