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小品萌宠散文

再读《白鹿原》27

2023-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宋林科律师

人这一生有悲有喜,有福有祸。喜中藏着悲,悲中把喜孕;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所倚。

作者在这一章,通过白孝文以及白家人在短时间内所经历的起伏跌宕,时而欢喜、时而惊恐、时而悲伤的故事,真可谓把人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时来运转,福祸相倚写到了极致。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来概括一点都不为过。

那个被父亲赶出家门,住烂窑睡婊子抽大烟卖房卖地,沿门乞讨吃舍饭的白孝文竟然被直接擢升为保安团一营营长,负责县城安全防务,成了滋水县府的御林军指挥。这算是浪子回头了,没人能够预见吧。但作者不是乱造胡编,在那个年代的那个岁月还真有可能性。假如放在今天,估计连门都没有。人大政协会上,有代表能就父辈犯罪孩子的仕途不该受到牵连提出议案,你就明白了。

白孝文打算在父亲允诺后衣锦还乡。他回原上的历史性行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以一个营长的辉煌彻底扫荡白鹿村村巷土壕和破窑里残存着的人们关于他的不光彩记忆。是谓大喜也。谁料还没来得及成行,他又擒获了土匪头子黑娃,取得上任营长后的第一场大捷,自然是喜上加喜了。但一转身就是悲,大祸临头了。尽管父亲为黑娃求情、想去探监他可以不答应,坚持公事公办。但面对大拇指的捆绑、威胁,他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人家土匪头子的脚下。堂堂营长能给土匪下跪,可见多么胆怕,多么可悲。从抓获黑娃决定枪决到亲自出马营救黑娃逃出牢房,白孝文可算是有胆识有谋略的人了,但他为了保命,为了一己之私,置律法公义于脑后,心黑手辣,不惜让无辜的人丧命,不仅间接化解了与黑娃之间的私怨,还表演一场辞官戏,保住了官位。这一通下来,白孝文的喜上加喜、喜中生祸生悲,转而又由惊恐转喜添福,真如过山车一般惊险刺激。只能说这个白孝文真是“了不得”,也“不得了”!

白家整个的命运遭际也与白孝文个人相似,先是当营长的儿子荣耀省亲,白嘉轩从族人的热烈反响里得到一种心理补偿,自然是白家的大喜事。但接下来的军统人员找上门抓捕白灵,亲戚们广受牵连,又成了家门之不幸,自然又是悲。只不过白灵尚在组织的救助下逃亡,还算不上真正的大悲。

这一章有三个细节让我难忘,且反复回味。

一是白嘉轩搭救黑娃的行动,受到朱先生少有的激情赞扬:“以德报怨哦嘉轩兄弟!你救下救不下黑娃且不论,单是你有这心肠这肚量这德行,你跟白鹿原一样宽广深厚永存不死!”。朱先生的评价这么高,至少也表明了他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和价值观念。但白嘉轩对黑娃能以德报怨,为什么对黑娃的媳妇却不曾有一丝容忍呢?难道心肠肚量德行还看男女不成?

二是白孝文返城时眺见村东头崖坡上所竖高塔,回首前尘旧事,尤其是流落街头讨饭,在土壕里差点被野狗当作死尸吃掉的那些艰难时刻,他所总结出的人生经验。“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都完了。”他总结的或许没错,俗话说好死不如赖好,大概率就是说他吧……

三是白灵面对送她去渭北农村的鹿兆海,在一系列的争辩、解释、兆海再三表白并发下终身不娶的誓愿之后,白灵瞧一眼鹿兆海,闭上眼睛,“感到一种庄严的痛苦正在逼近”,她应允了兆海的那个亲吻。我算是服了。不知除了陈忠实先生,在哪本书里还能找到“庄严的痛苦”这句话。或许是人物和情节的需要,似乎只有这样来描写,这样的一句话,才能准确表达出白灵的真实心态。白灵在那一刻苦不堪言,她无法拒绝内心深处对兆海因感激和愧疚产生的、基于曾经是恋人的那种爱,但又必须恪守对兆鹏的忠诚,之所以称庄严,是要在灵魂深处分辨清楚这个外在行为所表达的意义和分寸,既给兆海以安慰又不能给他以希望,给予就是再次痛下决心,接受就是最后的拒绝。除此之外,我不知选择“庄严”一词还有那些用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