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高并发程序设计》读书笔记-探讨单例模式

2021-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乙腾

模式

探讨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设计模式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模式之一。它是一种对象创建模式,用于产生一个对象的具体实例,它可以确保系统中一个类只产生一个实例。


在Java中,这样的行为能带来两大好处:


  严格来说,单例模式与并行没有直接的关系。这里我希望讨论这个模式,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常见了。并且,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它们。并且,系统中使用单例的地方可能非常频繁,因此,我们非常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单例实现。
  下面给出了一个单例的实现,这个实现是非常简单的,但无疑是一个正确并且良好的实现。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2     private Singleton(){
3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 is create");
4     }
5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6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7         return instance;
8     }
9 }

  使用以上方式创建单例有几点必须特别注意。

这个单例的性能是非常好的,因为getInstance()方法只是简单地返回instance,并没有任何锁操作,因此它在并行程序中,会有良好的表现。

明显不足:对象第一次实例化的时机会失控

  就是Singleton构造函数,或者说Singleton实例在什么时候创建是不受控制的。

  对于静态成员instance,它会在类第一次初始化的时候被创建。这个时刻并不一定是getInstance()方法第一次被调用的时候。

  即:<font color=red>对象实例为static,会随着类的初始化而创建,类的初始化只有一次,对象实例化也就只有一次,如果对象中有其他可以对外暴露访问的静态属性或方法,一旦被引用,均会导致对象实例化,这样对象第一次实例化的时机就不受控了,getInstance()方法第一次被调用的之前就已经存在对象实例了</font>。

  比如,如果你的单例像是这样的: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int STATUS=1;
    private Singleton(){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 is create");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注意,这个单例还包含一个表示状态的静态成员STATUS。此时,在相同任何地方引用这个STATUS都会导致instance实例被创建(<font color=red>任何对Singleton方法或者字段的引用</font>,都会导致类<font color=red>初始化,并创建instance实例</font>,但是<font color=red>类初始化只有一次,因此instance实例永远只会被创建一次</font>)。比如: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STATUS);

上述println会打印出:

Singleton is create
1

可以看到,即使系统没有要求创建单例,new Singleton()也会被调用。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小小的不足并不重要,我认为这种单例模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容易实现,代码易读而且性能优越。
但如果你想精确控制instance的创建时间,那么这种方式就不太友善了。

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法,一种支持延迟加载的策略,它只会在instance被第一次使用时,创建对象。具体实现如下:

01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
02     private LazySingleton() {
03         System.out.println("LazySingleton is create");
04     }
05     privat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06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07         if (instance == null)
08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09         return instance;
10     }
11 }

  这个LazySingleton的核心思想如下:

  但总体上,这是一个非常易于实现和理解的方法。

  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双重检查模式的方法可以用于创建单例。但我并不打算在这里介绍它,因为这是一种非常丑陋、复杂的方法,甚至在低版本的JDK中都不能保证正确性。因此,绝不推荐大家使用。如果大家阅读到相关文档,我也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在这种方法上花费太多时间。

在上述介绍的两种单例实现中,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结合二者之优势呢?答案是肯定的:

01 public class StaticSingleton {
02     private StaticSingleton(){
03         System.out.println("StaticSingleton is create");
04     }
05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利用虚拟机的类初始化机制创建单例
06         private static Static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taticSingleton();
07     }
08     public static StaticSingleton getInstance() {
09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10     }
11 }

  上述代码实现了一个单例,并且同时拥有前两种方式的有点。

因为这种方法巧妙地使用了内部类和类的初始化方式。内部类SingletonHolder被申明为private,这使得我们不可能在外部访问并初始化它。而我们只可能在getInstance()内部对SingletonHolder类进行初始化,<font color=red>利用虚拟机的类初始化机制创建单例</font>。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