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力
多年好友与我同在上海,前几天她跟我说,“每天清晨起床的时候,脑中只有不想上班不想上班…没有任何动力,时时刻刻想辞职,只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
我跟她分析说,是不是你现在的工作不喜欢呀,要不要考虑换份工作,或者你画画水平很好,可以往这边发展,她告诉我说自己并不是专业的。我想,她最不想要的可能是朝九晚五的束缚吧,即使真的没有那么多工作,也要假装坐在那里浪费时间,不能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热情一点点被磨灭,最终我们都变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样子。
而我又何尝不是呢,热情高涨的时候给自己定一堆想要实现的目标,过了几天又泄了气,就这样来回瞎折腾,所以一直在思考究竟怎样才能有动力地坚持下去?
那么何为动力?动力即力量的来源,我们需要这种力量去成就自己,有所作为,很俗气地解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既然要行动起来,必然要有一定的目标才可以开始行动,那我们根据什么来制定自己的目标呢,什么样的目标才能督促自己走的更长远呢?
大概是自己的实际需要吧,越是需要越有动力,某天晚上你已经躺在床上了,可是特别饿,你会不会克服自己的懒、舍得被窝的温暖起身去拿些食物,你会不会为吃到某家好吃的菜品排队好几个小时?大概全凭个人需要吧,需要也分很多种,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他将需要分为五种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他认为人类都是首先满足低级需要再去追求高级需要的,是呀,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谈何爱情理想呢?所谓底层需要可能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刚需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自然也没有相同的人,每个人所经历的事件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所需要的不同层次的比重也可能略微有些变化,但总归是根据这个从低到高的趋势走的。
为什么很多考研的人都没有坚持到最后,考研对于他来说是刚需么?对的,他是很想考上,但凡参与过考研的人谁不想考上,毕竟考上,就可以继续待在校园了,继续躲在象牙塔里隔离社会的复杂;毕竟考上就有更高的学历了,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了;毕竟考上家里出了研究生,爸爸妈妈要以我为傲了。大家各自有各自的需求来通过这条途径实现,如果考不上对于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那自然不是刚需也没有太大的动力了。假如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让你做今年年会的主持人,还有一个月就到年会了,这一个月你会不会练习在公众面前讲话的能力呢?如果不练习,表现太差会不会很丢人呢?假如后天就要去参加一个全英文的会议,而你的英文并不好,现在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了,你会不会也死马当活马医去挽救一下呢?动力是不是一下就来了~
对于自制力并不强的我,唯一能够解决的方法就是给找事情,不停地给自己挖各种各样的坑,在外界的强压下使一件我想做而没动力去做的事情变为刚需,过程虽很痛苦,可有成果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