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少年的异样人生
在成都金牛万达广场一家纹身工作室里,黄符鑫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纹身。2016年7月至今,他从云南只身赴成都,以自学的一点手艺,在怪咖纹身工作室里学习并从事着这门手艺工作。“收益不多,但起码能养活我自己,不用伸手向家里要钱”,这是他对这份工作的评价。
留守、叛逆、远行、流浪,直至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黄符鑫用了8年。
两岁时随父母从贵州来到云南。2008年7月,黄符鑫在云南省砚山县就读小学五年级。但因为异地户口,升学受阻,于是父母将其送回贵州老家读六年级。也就是在这一年,黄符鑫开始发生了变化。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父母在云南做生意,亲哥哥也随父母在身边,自己一人在贵州农村老家上学,11岁的他觉得自己很孤独,一个人,没人管没人关心,内心很崩溃。这段时期他学会独立,接触了一些所谓的社会上的人,慢慢的学坏。讨厌上学,不喜欢学校和家庭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想要逃离。后来,父母再三考虑下把他接回到身边读初中。但是初中三年也没能把他拉回到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父母忙于生意和他的交流变得很少,处于叛逆期的他开始“混日子”,游手好闲,打架,成为别人眼里的坏学生,父亲的严厉教育也没能管住他。也是在这段时间,他开始对极限运动感兴趣,开始玩滑板,极限单车,这也为他后来独自骑行外出做了一些基础。初三结束后,因为不喜欢学校以及老师的管束,他选择了辍学。他说:“三年足够让自己沉淀,让自己反思,考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于是在2012年,15岁的他在母亲的资助下独自一人来到成都学习做蛋挞等糕点,学到手艺后他回到云南经营一个蛋糕店,由于玩心太大,一年后蛋糕店开失败了。闲下来的了一两个多月里,他觉得自己很颓废,想找点事做。送快递,酒吧上班,与人合作小本生意,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让他变得更迷茫,他决定开始自己的第一段“流浪”。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0311/1445a0ff222bd08c.jpg)
“想找回自己就要先失去自己”。2015年2月黄符鑫开始独自骑行,他说:“我想出去骑行是没有任何准备的,凌晨做的决定,早上就出发。”第一站是罗平,正值罗平油菜花开的季节。他说:“那时候的油菜花真的惊艳到我,那时候我更加肯定外面的世界是书本上、网络上等任何载体上感受不到的。”在罗平,黄符鑫遇到了他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老师——独立音乐人甫平。他说:“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不管生活顺境逆境,都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接下来的日子,他往贵州方向出发。经历了第一次在山上露营,第一次睡山洞。在去贵州兴义的路上有个景区,门票要120元一人,他觉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无价的,所以他选择了逃票。他说:“那天参观景区是我这辈子走路最多的一天,我把整个景区的峡谷都走了一遍,发现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吸引我。”这一次他把云南和贵州交界处所有骑摩托车能到的地方都走了一遍,一共两千多公里,历时两个月。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0311/cb8922f34c9c35d5.jpg)
生活又重复到白天送快递,晚上酒吧做服务员的的日子。上一次的酒吧上班让他学会了吉他和一些乐器的弹奏,他开始组乐队在酒吧唱歌,每天收入80元。一年后乐队人心涣散,他觉得这终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于是乐队解散,他开始第二次“流浪”。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0311/3671fdf3adca28eb.jpg)
黄符鑫说:“大理是天堂,是最适合生活的地方。”2016年3月,他开始骑一辆二手摩托车独自前往被他称为第二个家的地方——大理。途中有山有海,享受自然,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在大理的时候,黄符鑫会摆摊卖一些小东西小饰品,有路费就接着出发。西藏算是这次“流浪”的终点。住了半个月的青年旅社,他说:“那段时间我感受到一种种族的部落生活,都是一群向往自由的人生活在一起。我觉得世间是充满爱与和平的。这段旅程也算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吧。”
大理—西藏这一段旅程也算是让黄符鑫成长的一个阶段。他开始让自己沉淀下来,他觉得流浪的生活并不长久,在日子最艰苦时睡过海边,住过山洞,要找一个自己喜欢且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才现实。四个月后,他从西藏返回云南,自学纹身,有了现在的工作。
黄符鑫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磨炼是最好的礼物”,他觉得更早的去经历一些东西,能让自己成长的更快。8年的时间,他觉得自己经历了很大的蜕变,不断的反思,不断地寻找自己,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这之间有让父母失望过,有做过异于常人的事,但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是值得的。现在也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谈到未来,他说:“我还想继续在这个领域多学一些东西,能有更好的作品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