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56)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2019-01-22 本文已影响2人
相遇晚晴天
心有丘壑万千,愿涓涓而始流
(日更56)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阅读书目:《语文课Il》44页---55页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日更56)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更56)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更56)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更56)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读后感:
这本书是微信公众号做活动时赠送给我的,有一个多月了始终未曾翻开它,今天读来感觉很震撼。我一直以为自己也算是一个有语文大情怀的语文老师,一直努力不教死书,不读死书,希望能有活水带给学生,看来自己做的远远还不过够。上面那首诗是一道高考题,多年来我与它数次交锋,却从未像作者连中国老师那样去解读。28个字,它诠释了张耒的一生,为什么被诸多人埋没在题海里,不只是因为它不出名,不热点吧。我们人云亦云,然后云给我们的学生,因为历来如此。作为一个受文学熏陶多年的独立的“人”,时间一长,我们就丧失了激情,探究的激情,研究的心性,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大脑。
如何挖掘诗词里的美,去探寻数十字后面一个活生生人的存在,需要吾辈继续努力。“阅读的最后,一定是两个原本陌生隔绝的生命从此相关相连、休戚与共,甚至比现世里身边的人似乎还要熟悉。因为熟悉并非用肉眼看见,而是虽远隔时空,但在更真实意义上的看见,是我们一起经历过心尖上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