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观念之网”?

2017-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学者行者旁观者

――从问答到教练

魏忠的《网络工程创新》,这门课中这组学生假设了一个命题“网络是邪恶的”,并用技术和演出去阐释,最终得出“回归与支持人性”的观念之网

公元1475年,在布达佩斯与吉厄尔之间,有一个村庄名叫Kocs,发明了一种舒适的大型马车,以该村庄命名为kocsi szeker,随后又简称作kocsi.德语借用了该词,拼作Kutsche;继而法语转借自德语,作coche;最后英语又借自法语,才演变为coach这一形式。四轮马车的出现距离马车的出现经过了3000多年的发展,技术上也并没有什么革命上的突破,然而由于功能不同,作为公共交通实行载人定班却带来了交通史巨大的变化,所以coach旧时指“四轮马车”或“公共马车”。后来,有了铁路车厢也称coach,公共汽车也称coach。目的地没有变化、起点没有变化、风景也没有变化,人还是那个人,有了马车的帮助更快地到达目的地,马车司机就被称为“助路士”,coach从1840年代起,就有了私人教师的代名词,今天我们翻译成教练。

人类总是先有实践,抽象出理论,最后才有概念。苏格拉底发明了和光大了一对一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产婆理论:我只是知识的接生婆。但是,2500年以后才有了一个专有的名词针对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教练。

名词虽然很晚出现,但是苏格拉底的理论体系却早已成熟。苏格拉底提出教练体系的四个步骤:讥讽、助产、归纳、定义,今天依然很难突破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们积累了大量理性的思考和文献,就像今天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再需要老师传授太多的知识给学生一样,对于有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成年人,苏格拉底更多的教育职能集中在教师的核心四项功能上。例如他首先吹捧教育对象,然后装作不懂的样子问对方什么叫“善恶”,对方回答如果是偷窃为恶,那么他就会问如果偷窃了朋友的作案工具呢?从讥讽到诱导和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重新定义的概念哲学,这就是苏格拉底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扬的“哲学在学生那里发生”,学生更重要的是形成观念之网,而不是观念和知识的本身。

就像苏格拉底本人的教练式观念在2500年后出现,就像苏格拉底看到了母亲作为接生婆让他看到别人接生,教师不能产生学生头脑中的“观念之网”,学生头脑中本身就存在观念,教师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织成网。

苏格拉底时代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效率毕竟很低;马车发明之后成为定期路线,载人的效率大大提高,“班车”效率的提高,使得学校也逐渐产生这样的组织形式。久而久之,尤其是工业化时代训练大量标准化和结构化的人才,人们开始遗忘了教师原本的真的哲学含义,反而不太重要的知识传授成为主流和主导功能。

信息革命的影响和后工业化的来临,使得知识呈现过载特征,这个时候教师又开始回归本质核心功能。今天的学生知道得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今天的信息量是远远超出了人脑进化和能够吸收和有必要吸收的总量,教师又重新回到教练。一对一是解决排队问题,凡是有排队的地方就有信息化;而教练是解决信息资源的组织、助产、归纳和重新定义的问题。脑科学的进展进一步证明了人脑结构和知识不仅是外部世界的映射,本身也是一个网络,那么教师的纯在就是在外部世界和学生的大脑世界中,用逻辑助产一个观念之网,因此教育就是一对一的。

今天的结论就是:凡是支撑和支持一对一的信息化,就是好的教育信息化。

苏格拉底教学法会在对话开始的时候,赞美学生的才华或者美德,如果对方愿意和他交谈,那么接下来苏格拉底将提出一系列精心准备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盘问,结果将证明其实学生在他本应精通的领域一无所知。进一步,苏格拉底帮助学生诱导出学生原本知道的知识之网,并用新的逻辑组织起来,最终让学生重新定义最早学生自己回答的问题。

那么,网络时代,教师们如何利用网络工具实现苏格拉底教学效果呢?

讥讽:通过将分组与团队的绑架、将任务布置得有趣有用、通过学生之间的荣誉感和互相批判,通过教师的反证,诱发出学生学习的尊严。

助产术:通过网络资源的重新梳理和提供及及时有用的案例,形成围绕某门课的资源容器,最大限度利用网络资源和尽可能少占用教师的非创造性和个性化指导,来达到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的精选的知识资源。

归纳:用任务系统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亲临感,通过助产的过程实现学生的自信能力和总结能力。抄袭和模仿是最接近创造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降低学生的原创难度的办法,实现学生整体系统的兴奋度和学生学习的热情。

下定义:要让教育在学生那里发生,通过演出、教育戏剧、课上是剧场和演出,课下是资源和自主学习的模式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的重新定义,集中于学科最核心的哲学概念,用隆重的竞争和仪式感,让学生自己用创造性和概念化的方法重新定义,最终让概念在学生那里发生,形成围绕教育目标的“观念之网”。仪式感不仅能够聚集学生人气,绑架尊严,以实现学习的粘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简化的形式之美,体现出高度抽象和重要的学科知识核心。

本文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技术的蝶衣专栏,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