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是最好的老師。
子曰:“法语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出自于《論語·子罕9.24》
《論語》中提:“法”字,寥寥几笔;但却道出了一個(我認為)重要的线索。
那既是,《論語》中,记述孔子認為:“法”的意義。
我們今天提:“法”,总會拿它和“佛”、和“道”组詞。
“佛法无边”,“道法自然”......等等,等等。
好像“法”字,就僅和:“佛”、“道”,←二家有关似的。
實際上,不完全如此。儒,释,道;←我説他們是:华夏“哲学”的三大主流、三大中流砥柱,應該不為過罢?
儒家,也有:“法”。“儒法”,就像《論語》當中,孔子説的那様,叫做:“改之為貴。”(←出自《論語·子罕9.24》)
“儒法”,和:‘改’,改變,改善,(我個人認為)有直接,必然、且必须的关系。
换句話説,你修“儒法”,你用“儒法”(假设,你学“儒法”,修“儒法”,用“儒法”的話......←三者,既:学,修,用,為近似意),那你必须得:‘改’。
你用(或學,或修)“儒法”,那你必须得:改。“改之為貴”(←出自《論語·子罕9.24》)嘛。
道理是這樣的。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講,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出自《論語·述而7.3》)
“修德”,“講学”,“徙义”,“改善”(←出自《論語》);←這是,《論語·述而7.3》的:“四大義”。
↑道理是這樣的。其中:“不善不能改”(←出自于《論語·述而7.3》),説的是:“改善”問題。
“善”(出自《論語·述而7.3》),是:“改”(出自,同左)的方向。
“法”(出自《論語·子罕9.24》),是:有可能“改”的工具。
我們今天常説:“我無法做到”,或者説:“我無法改變......”芸芸。
那麼,换句話説:有“法”,是否就能做到?
有“法”,是否就能(真正的)改變呢。←↑這,是一個儒、释、道,根儿的問題。“法”,對儒、释、道三家都很重要。
我們儒家(我自己是儒家的人)用“法”就是為了:“改”。
改變自己的想法,改變自己的觀念;譲自己的想法,和觀念,越來越“善”。←這是“改”的:目的。
“改善”(←出自《論語·述而7.3》)。那麼,儒家的:“法”,是什麼?
“法語之言”(出自《論語·子罕9.24》),又是什麼呢?
私以為,儒家的“法”(既:所谓“儒法”),是:“逻辑”。
逻辑推理,和逻辑分析,就是:“儒法”。
至于説,你怎麼實現,既:实现逻辑推理,和逻辑分析,是靠打坐冥想,還是小组讨论,亦或者像我一樣,通過寫文章的←形式,自己分析,自己推导(出結論)。
那就是你個人的問題。“‘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出自《礼記·大學》)。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出自,同上)。“切磋”,一般都是大于一個人(既:一人以上......)。我們看影视剧、電影作品......等,有人説:“我想和你切磋比武”(舉例、比喻)。
大于一個人的,叫:“切磋”。“‘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出自《礼記·大學》)。一小撮人,聚在一起,探讨学問......←這種行為方式,我們儒家,称之为:“道学”(出自《礼記·大學》)。
一小撮人,聚在一起,討論学問......←這也是一種:試圖實現運用逻辑推理、与逻辑分析的:“儒法”,“改善”(出自于《論語·述而7.3》)自身固有想法,固有觀念的方式。
或者,你坐在那兒“冥想”。至于“想”的是什麼,對你改善思路,改善觀念有什麼帮助,我就不知道了。
因為“冥想”的‘益处’,我個人觉得,相比于寫作逻辑推理、逻辑分析法,与小组讨论逻辑推理、逻辑分析法來説,過程(“冥想”的過程......)显得比較私人。
但并不是説:“冥想”没用,或不好。只是對于强调“改善”(出自于《論語·述而7.3》)觀念,“改善”(出自,同上)固有思考模式的儒家來説、來講,“冥想”或者是排在“道学”(出自于《礼記·大學》),与“自修”(出自,同左)以後的另外一種:運用逻辑推理、与逻辑分析“改善”(←出自于《論語·述而7.3》)自身固有觀念,与固有想法、固有思路的方式。
↑道理是這樣的。“自修”(←出自于《礼記·大學》)是自己一個人運用逻辑推理、逻辑分析的“儒法”,從而“改善”(出自于《論語·述而7.3》)自身固有觀念,与思路的人在我們儒家概念里的:统称。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出自《礼記·大學》)。“琢磨”,就像:雕刻,一樣。
去掉旧觀念、旧想法,露出新觀念、新想法......←這就像“雕刻”,被打磨掉的残渣、废料,都是旧有的想法、与旧有的觀念......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出自于,同上)。具体的做法(既:“自修”,的具体做法),我個人,就是靠:寫作。
寫作法。寫作,是我的:“法”。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完成了逻辑推理,与逻辑分析,并得出了‘属于我自己的結論’。←從而→實現了“改”(←出自于《論語·子罕9.24》),的:最终目的。當然,不是靠寫一篇、两篇文章。
而是大量的,大量的文章......不断打磨,不断“琢磨”(←出自《礼記·大學》),不断在寫文章的過程中,運用逻辑推理,和逻辑分析的“儒法”,←得出属于我自己的‘新的結論’。
最後:“見性”。我(自己)用了五年時間。幾乎天天寫。天天寫作。
所以對我來説,對我來講的話,“舍身求法”(出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四字,是再合适不過了。
“捨身求法”。我曾经每寫一篇文章,就好比“雕刻家”、“雕塑家”們,為了譲作品成型,從石头上面、從璞玉上面雕、砍、琢、磨下無数的碎石、废料一樣。
只不過,對我而言,那些“碎石”、“废料”都是我曾经抱定、笃信的想法,那些“碎石”、“废料”就像我的血、肉一樣......
换句話説,我寫文章,就是“在用刀砍我自己”。
所谓:“杀身”,↑不過↑而矣。道理是←↑這樣的。
“杀身成仁”,“杀”的是自己的想法,和固有觀念。是改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模式。
↑這叫:“杀身”。但,有些人以為,“杀身”可能是“向外拼命”。
實際錯了。“杀身”,是:“向内拼命”。不向外。
1.
↑這是:“儒法”,的:真正含義。(“儒法”的)目的是:“改善”(《論語·述而7.3》)。“改”(出自《論語·子罕9.24》),故“子曰:‘改之為貴’”(←出自《論語·子罕9.24》)。“法”,起码在我們儒家的概念里,是為:能“改”、也既是説:“徙義”、“改善”(←出自《論語·述而7.3》)而存在的。
↑道理是↑這樣的。“法”(的存在,在我們儒家的概念里)是為了:能“改善”。←這是“儒法”的:真正含義。
2.
“儒法”逻辑,用學习完《論語》、《孟子》......以後的逻辑推理、逻辑分析所得之結論“徙義”、“改善”(←出自《論語·述而7.3》)。(阶段性的)学习完《論語》、《孟子》......以後所用的逻辑推理、与逻辑分析得出‘属于自己的結論’的方式,有:“道学”(出自《礼記·大学》),和“自修”(出自,同上)两種。不再赘述。
总之,逻辑,是最好的老師。----李宗奇
3.
道理是↑這樣的。逻辑是最好的老師。“儒法逻辑”,“佛法无边”,“道法自然”。
----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五月十四 于自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