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想到的
五万字,读了一个下午也没有读完。通过这篇《早晨从中午开始》的记叙长篇散文,路遥讲述了他完成《平凡的世界》的一个创作过程。由此,今天我才算是比较正式的认识了路遥。
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我想,遇见也是这样吧。在某一个时候,或早或晚,彼此照面,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就包涵无数。
再次“遇到”路遥,是在读他的一篇《我的文学经历》。当中说到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并且,路遥为此写了一篇说明记录性的长文,就是上面说到的《早晨从上午开始》。
读它是在昨天下午,到要下班了,也没把它读完。也因为抄写了其中一些重要内容。
天也就黑了,灯也亮了。走出来一看,风终于停了。树呀草呀又变成淑女的模样。雨也小了。有时中断停一下。经雨的清洗,一个个抖擞精神,像重新打扮又活了过来。只是天空布满了青灰的云。东一块西一块的,像唱戏的花脸,还没有卸下残妆。
我想,明天应该没雨下了吧。望了望天,总感觉要晴的意思。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
下班回来,接着读完。我想,我会因此写点什么。一时混乱,尤其读长篇,读的时候有许多感想,由于没有即时记录,全都夭折不见了。
考虑到明天即今天休息,不如早点睡,明早起来写。
早晨六点刚过,醒了。去上厕所,静静的,脑子仍是混沌,想到了要写有关路遥。也就不继续去睡了。洗洗去早餐,一下子就到了七点多,是正常上班的时候。
回到宿舍,脑子有点空。坐到床上,一时不知道写什么。我在为开头怎么写而思索烦恼。
这让我想到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在准备了两三年后,正式动笔之前,坐在桌前时,也为怎么开头停顿深思。
然而,同一个问题,在我们不可并提而论。
我写的不过是一篇散文或随笔,要记写的不过是对读了《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一些感想,或者说,对路遥创作长篇巨作过程的一点认识感悟。是无足轻重的。并让我感到,写这样的文字也为开头犯难是不应该的。
而路遥为《平凡的世界》的开头深思,是出于成熟的想法。他想到的是,长篇小说开头的重要性。既能把握住读者的心理,同时,在筹划的模式下,不可拖拉的尽快让人物出场。
在这一点上,路遥就对他的导师,崇拜偶像柳青有不同的观念。柳青认为,人物应该慢慢出场。列举了《创业史》中的某个人物,认为出来得晚了。
在这样的认识下,路遥仅用了近七万字,让小说中百余位人物中的大多数七十多位就都出了场,并且基本交代了相互间的某些联系,为之后的写作打开了有利的空间和局面。
这里附《平凡的世界》的开头一段: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我总觉得散文与小说有相同共通的地方。比如开头。
我写的都是散文,自己满意的应该极少,没有认真去对待这个问题。但我知道,开头总是不好。总要习惯先戴一个帽子,然后才能出场,进入正题。
可以说,这个帽子也许对自己有用,舍不得丢掉。但对于一篇文章是累赘,是没有价值的,会影响质量。
我有这个意识,但至今没有去认真改掉。也在于我写文的随意性,没有刻意要创造精品。
仅仅是写这一篇连文题都还没想好的文字(写到这时,本文题还没有拟),我都有些不知所措。这就可以比较多的理解了解到路遥写这篇巨作的艰辛程度。这在《早晨从中午开始》文中,有比较详尽的记叙。
《平凡的世界》光写作近四年,准备材料近三年,从有想法开始,总共差不多十年时间。耗尽了路遥毕生的精力,可谓呕心沥血。路遥的早逝,可以说与写《平凡的世界》大有关系。
简单回顾一下它的创作过程。不妨先从路遥出生环境说起。
路遥出身贫困家庭,因难以养活,到七岁家里把他送给伯父。这才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小学正常读完后,伯父就不让他上初中。因为能记简单的帐就可以了。少年的路遥懂事早,有觉悟,通过努力抗争得以继续上初中。路遥发现自己有写作才能,随后出名早。代表作《人生》写于三十三岁,后被改编成电视剧,轰动一时。
也是在少年时,路遥就有一个想法:一个人一生要干一件大事,一定要在四十岁以前。
这一种意识,让我想到林清玄。林清玄在三十岁以前就得遍台湾所有的文学奖项。一日读到一段话,一个人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觉悟,那他等于是走向死亡。因这句话,林清玄当即辞掉所有职务,决定进山修行。山上三年的静修,也开始了他菩提系列的写作。
我对这个“觉悟”特别感兴趣,有点崇拜的心里,感到对于人的一生特别重要。因为,我就是一个尚不能觉悟,没有觉悟的人。以致荒废错过了自己人生大好的光阴。悔之莫及。
路遥在接近四十岁时,他的这个想法又冒了出来,提醒着他。这就像是命运的暗示。
路遥决定要写一部长卷。
对于这点,我想到写《白鹿原》的陈忠实,大概有类似的想法,那就是要在自己一生的写作中,要写一部可以当枕棺底的大作品。于是才有了《白鹿原》。这是一种人生的使命。没有一点抱负的人是不会有这种使命感的。
在此之前,路遥不曾写过长篇。《人生》不过才十七万字。创作《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一种尝试。从路遥的想法看,也有点孤注一掷的意思。
成不成功不知道,首先想的,是完成它。
有了这个想法,到**年开始做准备工作。
首先是想好框架。三部,六卷,一百万字。
接着做实际准备。首先是读书。把要写的从一九七五到一九八五这十年的农村城市所有的方方面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分两大类。一类读前辈的长篇,如《红楼梦》《创业史》《安娜.卡列尼娜》;另一类读史料性的东西,比如“人民日报”、省报、地方报。报纸有当时重要事件以及相关的记载。堆满了小屋。阅读这些是一件繁重的工作。光翻书手指皮都受到了磨损。
读书工作完成后的第二件准备工作:深入生活。比如观察砖厂的整个操作流程,下到煤矿考查。以及后来去大学访问,方方面面了解,并做记录。只有当认为要写的东西在心中有数,可以随意写就的情况下,才告一段落,去做下一步准备。
近三年的准备工作,开始找地方动笔。先后在煤矿,家属楼,县城招待所,几处不同的场所。
万事开头难。
好容易第一部完成。增加了路遥的信心。困难重重的面前,也增加了继续写下去的决心,信念。
我在想:支撑路遥写下去的信念是什么呢?
有成功的欲望,有为女儿创造福利的想法,更有一种作为写作者的使命感。
写作是艰苦的,寂寞的。不为人知。
热爱,兴趣,或许不足以支撑一个人走下去。还要有一种全身心的痴迷。超过常人的毅力恒心。能忍受寂寞的诱惑,有甘于为心爱的事业受贫穷的决心。
所谓,人生有失必有得。有得也有失。
且不论得失,先去做。完成它。只有完成一件事,才有其他的可能。
路遥写完第一部后,就感到身体的不适。第二部是在精力精神最好的阶段写下的。身体健康每况下。越是这样,越是停不下来。惦记着没有写完的作品。
第二部写完,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采播这部作品。大型杂志《收获》也在催稿。或许有这些因素,加快了路遥想完成它的心里。
其中的艰辛,我不知道怎样来写。不仅是因为我没有那样的体验。但可以从《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去了解。
我的感受是,苦,很。特别不容易。简直是拿命写作,拿命去换取某种东西。或许这样说是不恰当的。
但在那样的情况下,叫路遥停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我想,这就是宿命。
路遥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到身体吃不消,甚至严重的损伤,他知道。因此,他想到了死亡,或者说,感觉到了死亡。这一个感觉,大概就是预兆。一语成谶。
他想到未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未完成《创业史》的柳青。更加促使他要加快完成。他想,我不能像他们那样。他坚持着,废寢忘食,夜以继日。
读了路遥完成《平凡的世界》的艰辛过程,我对写作,似乎产生了一种畏惧,一种敬仰。更加觉得这条路不好走,路漫漫兮,路漫漫兮。
除了创作的大致过程,其中的艰辛,还想到两点,一是路遥说到的他的两位导师,一位是柳青。
柳青也是陕西人。我因此想到贾平凹,陈忠实。还想到史铁生,史铁生因下放陕北,创作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口气读完,很有趣,流畅,写得好。就让我认为,陕西是出作家的一个地方。那么,这其中有何内在的缘故呢?
这个当然是我说不清的。只想到环境能影响一个人。
巧的是,柳青的《创业史》前段时间在旧书摊买了回来,至今未读。同样,《平凡的世界》也在旧书摊上买的,都还没有读。这回,可以一起来读一读。
路遥的另一个恩师叫秦兆阳。这个名字不错。路遥第一次见到他形容他,面容清瘦,没有官气,也没有迂腐气。
秦征兆阳时任《,,》的主编,在投几家杂志未果的情况下,是他收留采用了路遥的《人生》,并获得当年中篇小说奖,可以说是因此成名。
想到的第二点是,既然写作这样艰辛,对于平凡无名之辈的自己,还要继续写下去吗?路在何方?
没有回答。没有自己的答案。也没有第二个人来回答。
尽管这样,我听见自己心里的声音:写,继续写,一直写下去……
这,或许就是一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