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的概念
经常看我文章的都知道,我的教育观点主要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度”,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个“度”实在是太难掌握了,谁能把“度”掌握得那么精准啊?太难了。
其实做到这个“度”一点都不难,孩子可能会让家长非常操心、可能会有青春期的叛逆、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孩子长大成人后都会是非常健康正常的生活,这就说明大部分家长教育的“度”掌握得都还行,只是这个“大部分”在渐渐减少,问题少年在不断增多而已,只能说明越来越多的家长在走入极端。
是这些“大部分”人都把“度的”掌握到精准了吗?肯定不是,只是这些家长都没有走极端而已。简单的说,就是每件事都有两个极端,例如严厉和娇惯,这个比例如果是0比10的话就是只有娇惯没有严厉,或者比例是10比0,就是只有严厉没有宠爱,那肯定是太极端了,孩子的心理一定不能健康发展,如果是1比9或者9比1,也可能会有问题,但是2比8、3比7、4比6、5比5、6比4、7比3、8比2,能够做到这些比例的,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也就是说“度”并不止是5比5,所以家长不用过于焦虑要怎样把“度”掌握得精准,不需要,只要知道不要一味的娇惯孩子,也不能整天训斥孩子,努力去平衡就可以了。
例如,对于考试这件事情,家长是否该让孩子重视起来?当然该重视,但是又不能太过于重视,如果太重视了,家长每天在孩子面前强调考试的重要性,孩子会压力非常大,不能放松去应试,也没办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甚至会由于太紧张而出现身体问题;如果孩子和家长都不重视考试,考试成绩也无所谓,那更是不行,孩子没有上进心、也没有推动力,不知道努力进取。
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做的就是,如果孩子不知道马上考试了需要紧张起来,就适当地提醒一下,如果发现自己一直在跟孩子强调要考试了,就赶紧闭嘴。我是属于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但是从来不对考试重视,甚至故意淡化考试和成绩,不让孩子因为考试那么紧张,放松心情,让她把考试当成一件普通的事情。
有一次爸爸不知道从哪听说,五年级下半学期和六年级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于初中的派位非常重要,然后就开始给女儿不停的灌输这个思想,一遍一遍地强调,说了几次之后我就把爸爸拉过来威胁,如果他敢再说一次就再也没他的饭吃了。果真女儿前几天刚考完试就说终于把五年级下和六年级上的考试给完成了,可把她给紧张坏了,还好没丢什么分,心理压力太大了。
再比如,做家务这件事情,家长都觉得适当的让孩子做家务对孩子有好处,可是真正到了实践当中,却都会把一切替孩子准备好了。我曾经看见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家长,给孩子举着杯子喂水喝,这就太过了,再想想,出门的时候帮孩子穿外衣的家长应该不在少数吧。
现在的孩子事事做到自理很难,不是不能,而是对家长要求太高了,家长会觉得那样太不爱孩子了,对孩子太残忍了。其实家长正确的教育就是“藏起一半爱”,做家长该做的,让孩子也做自己该做的,如果什么事情都是家长来做,孩子就会什么都不会做,这正如给鸟儿喂食、给花儿浇水,只能有时有晌,不能时时刻刻,食喂多了、水浇多了,都是会要了它们的命的。
既然孩子学习忙、家长又舍不得,那就挑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例如扫地,每天扫一遍地,耗费不了多少时间吧,也不困难吧,可能前几次会扫不干净,谁还不是活越干越会干的,只要孩子每天扫地,他就能知道他每天都在为自己的家庭幸福付出自己的努力,就会有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对于自己的事情,每天要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不困难也不费时间吧,也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吧,对于自己整理书包、准备文具,这都是必须要做的,这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管理自己,不能一切都靠家长。
其实这点小事真不算什么,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是完全不够的,可是却总比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要强很多,有时候“度”就是要这么刻意去平衡的。如果平时孩子真的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来气了,现在放寒假,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这样总没有借口不让孩子干活了吧,让孩子劳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很多家长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是很难拒绝孩子,这样的家长必须要想办法进行调整,先从小处着手。例如明知道不能经常给孩子吃垃圾食品,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但是却又根本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也没办法因为这样的“小事”而让孩子不开心,长期下去,孩子个子长不高、偏胖或者偏瘦、龋齿越来越多,这种状况其实家长是很容易改变的,转移一下注意力或者在正常饮食上下下功夫,甚至是直接拒绝接受孩子的脾气和不开心,都是可以慢慢缓解的。
还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严厉是完全正确的,这种情况就很难解决。例如,他们认为,凡是成功的人都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郎朗从4岁开始每天练琴6个小时,节假日更是全天练琴,成功需要付出非常人的努力,这一点都没错,但是能够成功的人非常少,也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受得了这样的强度。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家长因为逼孩子练琴,孩子离家出走;家长为了孩子学习,辞职专门陪着上学习班,结果孩子吞药自杀;家长因为总带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孩子压力太大得了抑郁症。
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不能照抄照搬,还要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一味追求成功和一味追求快乐,都是不可取的。家长脑子里要时刻有个“度”,孩子太轻松了给他压一压,孩子压力大了给他松一松,孩子一定是在磕磕绊绊中长大才算正常,家长也一样,谁都是第一次当家长,教育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明白的,多学、多看、多沟通才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