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神话的起源

2023-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甘草国老
网图侵删

歌谣到神话的形成,是叙事文学形成的过程。

一、  神话是怎样产生的

生存条件限制,人们在黑暗的夜晚,会产生恐惧。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原始人对许多自然现象,如狂风暴雨、雷鸣电闪,洪水滔天、大旱、泥石流,都会无能为力。对天地山川的行形成、人类的出现、日月的运行等等无法做出解释,就会产生原始的崇拜心理,产生原始宗教崇拜。像西藏的尼玛堆、广西铜鼓上的青蛙图腾等等。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求生的欲望也增强,人们会想去征服自然,克服自然灾害,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先开始想象和幻想。

1、  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由此产生自然神。比如风神、雷神、雨神,人们渴望风调雨顺,就制造出风神、雨神,大兴祭拜,以期望这些神明能被感化而造福于人。

2、  依据人类改造自然的经验和愿望,塑造出“英雄”,比如大禹治水就是在人们治水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塑造出的英雄人物。

3、拥有超能力,根据需要和愿望塑造出特别的人有某种超能力。

二、中国上古神话的演变

早期神话:女娲造人、填海、精卫填海、羲和生日、常羲生月,这些都是母系神话,体现的是母系社会的特点。进入到父系社会,就会开始歌颂男性的地位从而产生男性的神,彰显男性力量的英雄,比如:夸父、后羿、大禹等等,这种男性神的出现产生神话。

进入男性社会,随着部族的兴起,就产生了部族之间的战争,于是就产生了战争神,像共工与蚩尤的战争,皇帝与蚩尤的战争,炎帝和黄帝的战争。最终这种部落演变成国家进入了阶级社会,有了阶层的分化,有了奴隶,这样就会有反抗的英雄,比如:刑天,被塑造成一个无头、双乳做眼、肚脐做嘴巴的形象。

因为没有文字,上古神话作品,都是口口相传,所以,流传下来的很少,后人还有修改和增补,主要有:《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

1、  《山海经》。记录神话最为丰富的作品,保留了大量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是研究古代神话的重要典籍。

特点是只是有介绍背景,没有故事情节。全书3.1万字,分为三经、海外经、海内经和大方经四个部分,由不同时期的人完成,在西汉刘秀时期合编而成。

2、  《穆天子传》。主要记载周穆王驾八骏西游至昆仑山,谒见西王母的故事。

在山海经里面,西王母长的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但是在《穆天子传》中却是一位彬彬大方、端庄有礼的女神形象。这样形象上的变化背后体现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民族的审美是不断演变的。

3、《楚辞》,不是全部内容都是神话只是有一些篇章或者有些句子里面散见,如《九歌》、《离骚》、《天问》这样的篇章里面。

4、《淮南子》,特点是对神话故事的收集非常丰富。也是写神话作品的必读书籍。里面有大家熟知的《仓颉造字》的神话,讲了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网图侵删

四、中国上古神话类型

与自然斗争,可分为探索性和征服性。

1、  与自然斗争:《山海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一说是鲧被流放,老死于东方海滨的羽山)。鲧的部落里分出了禹氏族,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

2、  与社会斗争: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通蓄)水,蚩尤请风伯(自然神)、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旱),雨止,遂杀蚩尤。

蚩尤兴兵讨伐黄帝,黄帝命令应龙在冀州的野外迎战。应龙蓄满很多水。蚩尤请来风伯和雨师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黄帝于是命令天女女魃止雨,雨停后,杀死蚩尤。

五、中国神话的特点

1、上古的神话涉及内容丰富多彩,但是比较零散,不完整,没有像古希腊神话那样的体系。

2、除了女娲、后羿、共公、刑天、鲧禹之外,大多属于早期神话。

3、带有神话色彩的英雄人物远比自然神的地位更加突出。比如大禹就会比风伯雷神地位高。

4、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神话比较突出,比如射日、治水、补天,反映出人们渴望一种稳定,稳定、和平才能持续发展,所以跟农事稼穑有关的神话就流传下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