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天星洞见·历史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

草鸡蛋

2024-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一任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草鸡蛋也有叫柴鸡蛋、土鸡蛋、笨鸡蛋、本鸡蛋的,对应的只有一个洋鸡蛋。鸡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也都是天然食物,产出的鸡蛋就是草鸡蛋。而一般养鸡场生产的鸡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洋鸡”,因采用了专门的产蛋鸡种和人工饲料,其营养价值可能不如草鸡蛋。因此,即使价钱贵出许多,很多人还是愿意购买草鸡蛋。

小时候,在洪泽湖北部的老家年年都养鸡,每天都能从鸡窝里捡出一个个热乎乎的鸡蛋,有时还能在户外的草丛里、麦穰堆旁捡到鸡蛋,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母鸡下的,捡到就是我的。由于鸡窝里多放有干草,所以我以为这就是称为“草鸡蛋”的由来。

那时,家家养鸡基本上都是散养的,家庭主妇们不辞辛苦地将菜边角、米糠、玉米、剩饭等搅拌在一起,喂给它们吃,日复一日。每天早晚,主妇们还要将它们放到家前屋后散养,让它们吃虫子、青草等打“野味”。母鸡们吃得好,下蛋就特别勤快。

鸡喂养得好,母鸡们下的鸡蛋特别好吃,但我能吃到的机会并不多,因为那是鸡屁股银行,鸡蛋可以换钱补贴家用。那时,母亲故意对我们说,鸡蛋有什么吃头,一口就吞下去没了,换些钱回来,买东西能用很久。”现在想来,她当初说这话时,内心一定是矛盾和愧疚的。哪个母亲不想让孩子多吃几个鸡蛋呢?但迫于生计,她只能如此。

关于草鸡蛋,我发表的第一篇散文就是关于鸡和鸡蛋的故事。记得当年《淮安日报》刚增加“星期天副刊”,文章就发表在上面,当时收藏了报纸,后来不知怎么就丢了。写的是我小时候在书上看到增加鸡的日照时间,可以让鸡多生蛋。偷用家里的手电筒在鸡窝给鸡照明的事。不但没有多生鸡蛋还被母亲抱怨浪费了电,也就是浪费了钱。

我结婚后住在城里,平日吃的鸡蛋都是从母亲那里拿的,有时我说超市或菜市场买很方便的,母亲说,你能买到正宗的草鸡蛋吗?直至父母离开老家到我们这里生活,再也没有免费的草鸡蛋吃了。

我们老家还有个风俗:鸡蛋充当报喜的使者。亲戚朋友收到红鸡蛋,不用问,一定是做父亲了,根据收到的奇数、偶数就知道是生的儿子还女儿了。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记载:“鸡蛋去壳,放碗中,将竹箸打一千回,蒸之绝嫩。凡蛋一煮而老,一千煮而反嫩。加茶叶煮者,以两炷香为度。蛋一百,用盐一两;五十,用盐五钱。加酱煨亦可。其他则或煎、或炒俱可。斩碎黄雀蒸之,亦佳。”对鸡蛋的加工方法做了详细记载,可以看出诗人的雅致生活,直接按照此法可作出鸡蛋美食多种。

草鸡蛋,名字朴素好听,也是旧时光的印记。

喜欢草鸡蛋在于其少,其珍贵,其养殖方法很自由,贴近大自然。大自然对鸡们并不偏心,只是洋鸡们被人为的改变了生长方法,圈养、饲料增加了增长素之类,为了利益促使它早长。什么时候人类能真正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该多好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