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玩心理沙盘需注意的3原则
父母与孩子玩心理沙盘需注意的3原则
随着儿童心理问题频发,心理沙盘推广与普及的影响,有一定基础(经济基础仅仅是一个方面)的家庭也会采购心理沙盘放置到家中,期望的是通过自购心理沙盘游戏设备让孩子玩耍,带给孩子更健康更有趣的“玩具”。
细分起来,心理沙盘游戏分为游戏治疗(辅导)与沙盘治疗,甚至现在出现整合取向的心理沙盘疗法,但是这些对于非专业的父母来说,意义不大。
以前总是对这类找过来要购买心理沙盘的父母解释一通,转介给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跟他们说明心理沙盘游戏没有那么神奇,以打消他们对心理沙盘游戏的期望。自从跟我的心理沙盘游戏引路人彭老师再次沟通之后觉得,如果站在认知开发及陪孩子“玩”(亲子沟通与家庭关系)这个角度,家庭个人采购简单的心理沙盘配置,也未尝不可。
清明假期,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玩心理沙盘,站在非正规角度我一直在观察体会如果没有心理沙盘游戏知识,一般父母该如何与孩子一起“玩”这个大玩具。
结合一些专业资料与个人体会,我觉得有3点是父母(非心理学专业)与孩子一起玩心理沙盘需要注意的。
1、包容:家庭采购心理沙盘游戏设备目的主要为了亲子沟通与智力助益,毕竟不同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是为了咨询服务,所以在管理与使用上都会比较“随意”。这种环境下最主要的是引发孩子对心理沙盘设备长久的兴趣而不是处处设限。如果限制太多而一般父母又不是很懂界限设置,粗略模仿专业机构那样这也不能那也不能,会打消孩子对心理沙盘游戏原始的兴趣。这也可能是家庭采购心理沙盘不能长久使用下来的一个原因。因为在配置心理沙盘后,孩子就会把它作为一个玩具看,只要好玩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组合甚至“破坏”。所以这就要求父母用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孩子对心理沙盘的行为,比如无论是藏到沙具柜中间还是爬到心理沙盘里面,设置将沙子撒到沙盘外面,都要用包容的心态来对待。我儿子不到两岁的时候到心理沙盘室,看到心理沙盘柜与几个摞在一起的箱子中间的空隙,就藏到里面不出来。他反倒对那些心理沙具不感兴趣。
2、被动:心理沙盘游戏过程中,主角是来访者,心理沙盘师作为非言语性的指导者尽量不做评论或暗示,那么在家庭采购心理沙盘后,非心理学专业的父母也需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成为主导。这表现在两个方面,1)如果孩子没有邀请父母参加,父母就在一边看着就好,可以用问问题的方式引导他们“玩”,但是他们不吱声说明他们不愿被打扰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2)即便是父母被孩子邀请参与游戏场景中,父母也要让围绕(配合)孩子来完成主题游戏。当然有个例外,那就是本来是父母自己玩游戏孩子后来参加进来,如果自己内心不愿意这时候可以重新由孩子来搭建场景,其实这个不愿意就有自己的心理能量的投射了——甚至在配合孩子玩心理沙盘的时候作为父母能够感受到整个家庭关系的角色互动,这种意识到的“知觉”或发现就很有意义。(比如有些父母本来要配合孩子玩的,但是不知不觉就想控制整个局面,这里面要多多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与关系,其实这时候心理沙盘的提示与治愈已经开始了)
3、追随:跟上述的被动类似,但又不全是,此处的“追随”主要是语言上的“追随”(Tracking),具体是指在与孩子玩沙盘的时候可以像解说员一样说孩子选中的某个玩具跟另一个玩具的关系,如果说错了孩子一般会纠正,如果默认说明说的大体是他们的意思。这个步骤重要在是让孩子觉得家长陪伴在他身边,同时家长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发现问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做“追随”的时候尽量不要说玩具的名字,就用这个、那个等代词来代表就可以,因为孩子拿沙具的意思可能不是沙具本身代表的意思。比如,我观察到,有些男孩选择坦克或大炮并不是玩具本身,而是意识里代表父亲或生气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追随中说“大炮……”很可能不符合孩子的意思,甚至对孩子有暗示。另外,追随也是陪伴的另一种意思,这跟被动有相似的意思。
心理沙盘游戏设备,无论在这正规咨询室还是家庭,它不过是媒介或者工具,具体怎么用,怎样组合来用都是可以变通的,这恰恰是心理沙盘这个咨询辅导工具最大的魅力。如果过多限制了它,在家庭中配置的意义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孩子如果对其不感兴趣了,配置到家庭中真的就成为摆设与浪费了。
心理沙盘游戏中的那个基础性原则——不做指导——实际上是很难达到的,这比有步骤、分层次的心理治疗更难达到,只有有相当咨询经验与感悟的人才能达到。所以玩心理沙盘游戏还是要设定一下“玩”的界限,对于一般的家庭如果真的配置心理沙盘,就把它作为个亲子沟通的“大玩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