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独处时,我在想什么

2020-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万里长空_

独自生活的第十年,大多时间都是和自己独处中度过的,已经非常习惯这样的生活状态,对我来说更难的是如何打破这种状态。

每天下班回到一个人的房间,换上拖鞋和舒适的衣服,打开音乐,一台音质好的音响,一段没人打扰的时间一句句扣人心扉的歌词,整个世界都美好了,耳朵会怀孕。一直觉得音响是很容易提高幸福指数的单品,烤箱也是,随着计时的滴答声,空气里逐渐弥漫着黄油的香气,内心被甜满。

除了音乐,还喜欢听播客,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在早晨洗脸刷牙做早餐的时候,在洗澡的时候,乎感觉自己真的是在倾听一个人。每周必听的节目是《Steve说》,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播客,很有意思。还有《蒋勋说红楼梦》,反复听都不会听厌的,蒋勋先生的声音很治愈,有宽阔的格局,对人性的理解入木三分,对生命的领悟极其透彻,同时又带着慈悲心接纳每个人。有时候也会听一些专业的线上课程,每个阶段听的都不太相同。

经常在周末一个人去书店,点杯咖啡读一下午的书,大多时候只是随机在书架上选一两本顺眼的书。常去的那家书店,渐渐读完其中一整面墙的书架,站在书架前的满足感不可言喻。

对我来说读书是一种对话,穿越时间空间和作者的对话。有时候会发现作者的某个部分和自己有契合的地方,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共鸣,这个时候并不会觉得自己是独处,书是独居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陪伴。

经常从书店里出来直接去寻觅美食,一个人烤肉,一个人涮火锅,一个人吃小龙虾喝啤酒,最常去的是和府捞面,不是因为多喜欢也不是因为多好吃,更多的是因为熟悉,因为习惯。

美食很治愈,不管在任何时候,吃到好吃的食物会有强烈的满足感。即使只是一个人吃饭也不愿意随便吃,一定会在可选择范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想吃的食物,哪怕有时候只是想吃一碗泡面。认真的对待自己,美食是最直观的好好爱自己的方式。

跑步大概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处,逐渐喜欢跑步的时候不戴耳机,不听任何音乐,只是专注着跑步。这段时间是真正自己的时间,专注自己的呼吸,专注身体的感觉。以及真正的去关注脑海里杂乱的思绪,思考最近困扰的事情,常常在跑完的时候豁然开朗。每次出门跑步的时候,都会事先给自己定个目标,有时候是五公里,有时候八公里,通过实现可控的目标,征服过程中的困难,来实现自我肯定。

很久以前每周都会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后来对电影越来越挑剔,偶尔有不错的电影上映才去,喜欢在昏暗的环境里和很多陌生人一起看电影的感觉。似乎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同样的电影,却是不同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似很近,实际很远。也会在每部电影里和人物角色寻找共鸣。

每天大概会有半个小时的写作时间,随手记录生活里的琐事,大多想法都是转瞬即逝,之后便再也想不起来。有时候想到一些事情,没有时间继续思考,写作也是深入思考的过程。很多时候,翻看之前记下的内容,会不由的感慨,原来当时是那么想的,原来当时想得那么深入,那些灵光乍现,不是时时都会有的。写作时间也是归纳总结、自省的时间。

偶尔一个人旅行,并不是多喜欢一个人旅行,只是觉得人生的宽度不该被有没有人陪而限制。也可能不那么擅长和人相处,所以觉得与山河湖海相伴更为轻松,哪怕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也觉得自在。

每到一处地方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感受自己在时间长河中的不值一提,感受几千年的文明化作仅存的物件,曾经历过怎样的沧海桑田,感受自己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

旅途中有属于自己的大片时间,只属于一个人的记忆,希望在老去的时候,记忆里珍藏了很多绚烂的回忆,想起来就会开心的那种,这样即使不能远行的日子里也不会无聊。

有人说,如果你的爱好是读书、旅行、电影和美食的话,那么你就是没有爱好,或许我就是没有爱好,都是独居生活的日常。一个待着的时候,几乎不追剧,不看综艺节目,不刷抖音,到现在唯一看的访谈节目是许知远的《十三邀》,觉得许知远相对而言是个坦诚的人,虽然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坦诚对我来说很重要。

独处的时候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呆,一个人在路上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任何时候。偶尔会因为走神,把没有磨的咖啡豆扔进咖啡机,把鸡蛋壳扔到锅里。有一次在面包店结账的时候,收银员说三十二块七,掏出钱递给收银员,好一会儿她都没有接,我才反应过来,递出去的是一张五块的。当时的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村上春树的作品里,每个人都那么的孤独,那些角色独自生活,独来独往的样子,不就是这些年我一个人生活的样子,只是我没有故事。

一直这般波澜不惊的生活着,记录着那些细碎美好,也有时候陷入自己小情绪,大多很快就好。一直没有勇气走进另一个人的生命里去,也想象不出来多一个人走进我的生活该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