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大学里骗饭卡、偷外卖实在是太猖獗了。

2018-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子七阿七

叁七/文

前几天,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有位男生找我借饭卡,说他忘带卡了,饭钱转微信给我。

我很自然的把饭卡递给他,他讪讪的说了句“谢谢。”

过了几分钟,借卡的男生捧着打包好的饭菜,略显不好意思表示麻烦我了。并扫了收款码,把钱转到了我的微信上。

我用汤匙扒着自己的饭,心想,最近借饭卡的有点多啊。

一个月前我就帮了一名忘带饭卡的陌生同学,在这期间还见过两次忘带饭卡的学生,找其他人求助。

这频率高到有点反常了。

我便在自己的小圈子群里,提了几句。

后来,莹莹跟我说,她们学校有类似骗卡的事情。比如,刷了饭卡里的20元,但只转卡主10元。

我本不想以恶意去揣测别人,但再次刷饭卡时,我的饭卡少了20块钱。

我才后知后觉,自己被骗饭卡了。又仔细的想了想,不对,好像被骗了两次。

一个月前第一次借给别人饭卡后,我看着饭卡的金额歪了下头,这星期花钱好像有点快。

自己神经大条,也没有记饭卡剩钱的习惯,单纯的认为又没克制住自己,瞎买了些零食。

但是这次的情况,有些巧合了。

我刚给饭卡冲了100元的整数。饭卡借出去后,就只剩下70。

刚被骗饭卡,气愤的情绪占了大多数。不过,渐渐平息怒气后,更多的感受,是害怕。

我害怕下次再有人找我借饭卡,我不会笑着,自然的把饭卡递给他,而是在揣测中,借口饭卡没钱了,然后婉拒他。

我更害怕,他只是个记性不太好的同学,单纯的想借个饭卡而已。

这真的让人很难做。

若是借了,再次被欺骗,心里是苦涩;若是不借,会纠结会担忧,万一他真的只是忘记带饭卡了呢,心里依旧还是苦涩。

由于被欺骗,被伤害,所以时时保持警惕,甚至用恶意去揣测他人。胆怯于欺瞒,便抗拒所有信任。

这种行为让善意担心受怕,太可耻了。

我实在不懂,为什么要骗一顿饭钱。

自己想了无数理由,试着站在多方面的角度,但依然不能理解这种行为。

我同样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偷外卖。

骗饭卡可耻,偷外卖恶劣。

偷外卖似乎已经很常见了,几乎隔一段时间,我就能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又在抱怨外卖被偷了。

会变得这么常见,或许跟它的“犯罪成本”低,有很大的关系吧。

偷外卖的犯罪成本太低了,只要在一堆外卖包装里随手一提,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谁的外卖。

也正是因为没有人知道,那些在平日里要恪守的底线和原则,被某些人撕碎了。

他们的底线和原则,是表演给世人看的,当只有自己时,卸下伪装,做原来可恶的自己就好。

但底线原则从来都不是做作的表演,它是我们生而为人,对自己的基本约束。

最后,

欺骗和偷窃都很可恶,哪怕索取的只是一份廉价的饭菜。

索取的有多廉价,就显得行为有多卑劣。

为了一顿简简单单的饭,不值得。

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