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今日头条简书快活林

小肚鸡肠大平台丑态百出,奇葩行为引出了“烧脑”话题

2022-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侯潇推理

随笔 | 小肚鸡肠大平台丑态百出,奇葩行为引出了“烧脑”话题

作者 | 侯潇

提示

本文“烧脑” 指数比较高,请各位看官打起精神阅读。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本文看点

连续3次涉及逻辑推理,包括1次秒破某平台的四星级难度凶案推理考题,2次现实推理。

某平台工作人员丑态百出。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概要

2021年12月29日中午12点多,某凶案推理游戏APP工作人员联系到了本文作者侯潇(目前在写推理小说),提出了合作,并称紫金陈、蜘蛛等有名的国产推理和悬疑小说作者都和他们平台有合作,而且给出了三四倍于一般网络小说平台的高价,要求为他们平台创作推理故事作品。

由于侯潇太过于在乎版权问题,在得知需要签版权买断合同后,暂时没有答应。

该工作人员表示依然欢迎去了解他们平台,欢迎去他们平台参与推理考题比赛等。侯潇则回应先了解一下情况再予以答复。

次日,12月30日早上9点多,已了解过创作要求,以及了解过该平台大致情况后的侯潇,向该工作人员做出回应,并阐述了自己对推理故事创作的观点,强调自己主张真实,而且自己的强项也是在现实中推理。

30日下午3点多,可能是侯潇对推理故事创作的观点刺激到了他们,该工作人员的语气以及行为,突然变成了挑战侯潇,考验侯潇,不再诚意谈合作。

下午4点多,侯潇安装了该平台APP,将该工作人员发来的四星级难度推理考题秒破

接着,该平台工作人员不依不饶,胡搅蛮缠地进行各种狡辩,一副不服气的语气,表示侯潇没有像其他答错题的网友那样,误入考题作者设下的误导圈套,所以侯潇答对了他们也不认可。

侯潇在受到其所谓的 “真实推理” 挑战后,开始向该平台工作人员反击,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现实推理,并且就拿他们下手,作为推理对象……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正文

据我所知,那平台因为得到了某部电影的宣传,目前在国内小有名气。

由于后来他们工作人员道过歉,所以我暂时就不想点名了,具体是哪家,就留给各位看官自己猜去。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2021年12月29日中午,某平台工作人员在微信上联系到了我,称要招募推理作者,为他们平台创作短篇推理剧本,出价是一般网络小说平台的三四倍。

说实话,当时看着他们的出价,我还是有点动心,但因为她说要签版权买断合同,而我又暂不清楚是不是要创作类似于影视剧本那样的作品,或者是类似于小说那样的作品。

因为,如果是创作类似于影视剧本或小说一类的作品,我必须发到自己公众号留个首发证据,以后集中调整后,会往出版社投,不太愿意签网络平台。

我本来就是太在乎版权才这么做,现在创作出来就被买断版权,我有点不甘心,所以我当时没有答应。

那位工作人员依然热情邀请去了解他们平台,以及去参与他们平台的推理考题比赛。还告诉我,如紫金陈、蜘蛛等有名的国产推理、悬疑小说作者和他们平台都有合作,非常欢迎我加入。

我也表示正好了解后再给予答复。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当晚我就下载了他们的APP,发现原来是个凶案推理游戏APP。

那位工作人员发过来的创作要求文档我也仔细看完了。

但他们平台又有小说,而且又有新功能要上线,我当时依然不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剧本,只知道她想听听比较新颖的创作思路。

该平台工作人员与本文作者侯潇聊天记录截图

第二天早上,我给她回复消息,说起了我的创作思路。

我强调自己创作推理故事,会要求真实,比较排斥其它有些推理艺术作品里那种糊弄观众的套路。比如打着推理的牌子,又与推理毫无关系,从头到尾都只讲凶手作案手段,而破案的时候总是让凶手自己跑出来暴露就完事,还把功劳强加到主角身上,硬说是主角破案的。

而且,凶手暴露自己的时候,一般还分为几个步骤去暴露,故意分散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力,有些观众或读者到最后也以为真的是主角破案的。

可是, 作案环节明明和推理关系不大,甚至可以不用推理,破案才必须推理。如果案子都破不了的话,那和推理没什么关系,纯属糊弄观众或读者。

我创作推理故事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玩这种低级把戏的。

我还强调了,有很多人都没有分清推理和悬疑,总认为两者是一回事。我创作推理故事的时候,会注重推理,而不会注重悬疑气氛。

但大多数读者都只对悬疑气氛买账,而不关心是否包含推理情节,甚至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推理,只知道悬疑。那么,这两者以及推理的专业性之间,得好好权衡一下。

此外,我的强项就是在现实中推理,而有的推理艺术作品里的方法,看起来好像很厉害,其实在现实中是没法用的,现实和推理艺术作品其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我会把在现实中真正能用得上的方法写进推理故事里去,再加上艺术性的东西去渲染,就能做到既真实合理,又有可看性。

我做到以上几点,就已经与大多数推理艺术作品都不同了,已经比较新颖了。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我认为自己所介绍的创作思路,以及介绍自己强项的问题,并没有过于不妥的地方。

而她强调的他们平台的推理游戏是“安乐椅模式”,和我注重的真实也并不冲突。

但偏偏就是不知道刺激到了那位工作人员以及她同事的哪根筋,此后,她(准确地说,应该是“他们”)的态度突然大变,不再诚意谈合作的事了,开始不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这还不算,接下来,她的态度还变成了开始挑战我。

某平台工作人员与本文作者侯潇聊天记录截图

在我的要求下,她终于说了创作要求。

原来他们需要的是创作推理考题游戏剧本,供游戏玩家推理。

这种游戏剧本我其实是不在乎版权问题的。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按理说,创作要求说清楚了,我也表示创作没问题了,那接下来就该谈如何尝试创作,以及签约问题了啊。

但她却突然发来一个他们平台里的四星级难度凶案推理考题过来,让我去看看,并强调她手上没有文档,而不是故意发平台里的考题给我。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此地无银的感觉。

某平台工作人员与本文作者侯潇聊天记录截图 该工作人员发来的四星级难度推理考题截图

见她没诚意谈合作,当时我其实已经把他们APP卸载掉了。

她发来考题后,我只好又在手机上将那APP安装回来了。

打开推理考题列表一看,发现四星级难度在他们平台里算是最高等级的难度了。

这不是存心想考验我,挑战我吗?

不过,那也没啥关系,挑战就挑战呗,这挑战我接下了。

我打开考题,快速扫描了一下那又臭又长的线索信息,在5分钟内就选定了凶手,并提交了。

系统显示结果是,我推理成功,推理正确。

本文作者侯潇在某平台玩推理考题的结果截图

那道推理考题,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很简单。只是出题者硬塞了一大堆线索进去,还希望玩家能按照他的设想去推理,希望玩家能把他提供的一堆线索和自己后面的解释联系起来。

只是可惜,他框架没有设定好,根本没有套住我的思维,我一眼就看破了谁是凶手。再说,那游戏只需要玩家找出凶手,仅仅是找出凶手的话,出题者提供的大多数线索都是多余的。

那考题里一共有3名嫌疑人,其中,死者的妻子和朋友这两名嫌疑人都有钱在死者手里。另外还有一名是债务人,他欠了死者一笔钱,还不上。

这里就已经形成鲜明对比了,就动机而言,只有债务人才有动机。另外两人谋害死者毫无益处,而且借出去的钱没法拿回来,还会违法,他们如果谋害死者,属于在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线索里也并没有交代另外两名嫌疑人脑子不正常啊,既然脑子正常,就不会干不正常的事,这几乎是“铁律”。

此外,线索里,凶手的言语间也暴露了作案动机。再者,他谋害死者后,欠下的那笔钱就没人问他要了,认为他是凶手,是完全说得通的。

再加上,用反证法将另外两名嫌疑人的所有可能性都能 一 一 排除干净,根本找不到另外两名嫌疑人作案的合理理由。

例如死者妻子与同事暧昧,她本身是有理亏的地方,她没理由去杀害丈夫,而且离婚的事,以及财产问题,走法律途径完全可以解决,线索里又没有设定有法律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杀夫,同样会有法律找她。她如果脑子没毛病,就不会干如此有毛病的事。

另一名嫌疑人,也就是死者的朋友,仅仅是因为死者欠他的钱,当时他又在现场,但他没有作案的合理理由,要说是他干的,完全说不通。还是那句话,别人欠他钱,可以走法律途径,自己如果违法,法律同样会找他,没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会轻易干犯罪的事?除非线索里明确交代,他脑子有毛病,我就会怀疑是他。但是,线索里没有说他脑子有毛病。

考题作者在解释里自认为设定一名嫌疑人在现场,就能迷惑推理游戏玩家认为在现场的是凶手,可是我偏不吃这一套。在不在现场并不能说明什么,制造个假象又不是什么难事,凭什么认为在现场的就一定是凶手?我认为在现场的和不在现场的,作案的可能性是同样大的。设定一名嫌疑人在现场,就以为一定能迷惑所有玩家,这种想法其实比较幼稚!

综上几点,我断定债务人就是凶手,提交答案后,系统提示我推理成功。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我把考题结果提示截图后发给那位工作人员,表示我已经推理成功。

那位工作人员又问了我一句“觉得这种好创作吗”

她的话,换一种说法其实就是“你行不行啊”

我明确地回答了她,我觉得没难度。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既然她发考题过来的目的是考验我,挑战我,我看完后,她还在等着我评论,那我就不得不说说我对这个凶案推理考题的看法了。

再加上她这时候明显已无意再谈合作,只是想难倒我,让我难看而已,那我也不用再顾虑什么,我直言不讳地告诉了她,如果这考题仅仅是找出凶手,那么,线索里无关的东西比较多,而且线索比较乱,条理不够清晰。

后面的解释有点自圆其说的感觉,有些作案手法是作者硬塞进去的,从线索里看不到。

而且解释里病句多,表述生硬,语句不精炼等等,存在很多问题。

当然,我作此评价,也是在表示,如果是我创作,我会避免出现这些问题,也是作为一种沟通,不存在恶意贬低或攻击。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我就知道她已无诚意谈合作,所以故意要求她给我具体的创作格式要求,表示要开始正式尝试创作,看她怎么说。

果然,她回答得含糊其辞。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合作的事没了下文,这还不算,推理考题的事尽管我已推理正确,她依然不依不饶。

接着,她开始猴急猴急地狡辩起来,对我提交的正确答案不认账。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她狡辩的意思,整体上来说,也就是怪我没有像其他答错题的玩家那样,进入出题者的圈套被迷惑,从而答错题,我快速答对了就是不理解考题。

她认为我应该要按照出题者事先设想的思路去思考,误入出题者的圈套,把题答错了,才合她的意,才算理解那考题。

我不知道她这是什么逻辑……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此后,微信上与我对话的工作人员明显变成了另一个人的语气,显然是换了个人用同一个微信号在和我聊。

最初联系我的工作人员自称是客服,而且她明显对推理问题不太了解。

但这时候,用那同一个微信号与我对话的人明显变得比较了解推理问题了。

而且这人分明是站在那道考题作者的角度上反驳我的,他极有可能就是该考题作者,要不然他也犯不着狡辩得如此起劲,语气还比较激动。

这个人除了一直不认可我提交的正确答案之外,自己逻辑还非常混乱。

比如我表示他设定的故事框架有漏洞,凶手假扮死者,当着死者朋友的面跳河潜水逃走,这种做法很难做到。因为死者的朋友以为真的是自己朋友溺水了,马上就会冲过来救,就很容易发现凶手,结果凶手会嫁祸失败。

但我解释了好几遍,这个人都听不明白我在说什么,一直答非所问。

逻辑思维混乱到了这等地步,也难怪他的考题就那样,他也自认为很难。如此混乱的逻辑思维,也注定设计不出精巧的推理框架来。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后来一问才知道他们为什么像被踩到狗尾巴了似的,一个劲地狡辩。

原来这个考题,是他们平台编辑写的。

发过来挑战被我秒破先不说,而且他那道又臭又长的考题,还暴露了他们编辑的文字水平。

他们觉得丢不起这个脸,才不依不饶、胡搅蛮缠地跟我狡辩那么久。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他们强词夺理地不认可我的正确答案,非要说我误解了考题,问他们究竟哪里是误解,可又说不出具体理由来。

这种行为真的很丢人!

对比着我敢于承认自己看错了一条监控记录(但没有影响我的正确判断),他们更显得丢人!

我继续追问,我究竟在哪个地方是误解。

这时候,对面和我对话的人,又变回了最初联系我那位客服的语气,不再是之前强词夺理地狡辩那人的语气了。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他们这波操作,真的让我很气愤。

他们是在我强调,我的强项是在现实中推理的时候,他们便称自己平台的游戏玩法是真实推理,并用来考验我,挑战我的。

那我就不用讲客气了,我得好好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推理,现实推理。

那工作人员称自家平台里那些推理考题是真实推理,其实,这种形式的推理考题,故事是考题作者解读的,线索也是考题作者找的,游戏玩家只能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让玩家去做二次解读,算什么真实?

真正的现实推理,是需要推理者自己找线索,自己解读事件的。

二次解读其实和艺术作品没多大区别。

看样子,他们是没明白什么是现实推理,那我干脆就拿他们工作人员当作推理对象,这总假不了,不会错,也方便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现实推理。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我将那位工作人员从刚联系我谈合作,直至无意再言合作,再到发推理考题挑战我,又到有人用她的微信号跟我狡辩,最后微信那头又换了种较缓和的语气,前前后后是怎么回事,全部分析了一遍。

他们确实没肚量,这是事实。从表面上看,他们对我产生意见,好像是从我对他们的考题做出负面评价时开始的。

但其实是从我说起自己的创作思路,以及强调自己的强项那时候开始的。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到后面,他们本身是想搬出他们平台最高难度等级的推理考题难倒我,让我出洋相的,结果被我秒破,还给他们挑了一堆毛病。

被我如此当头一棒,他们当然是不服气的,所以才会没完没了地狡辩,胡搅蛮缠,丑态百出,就是这么回事。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我认为他们突然没了谈合作的诚意,判断依据除了上面提到过的,我要求给我具体创作格式的时候,那工作人员含糊其辞,还发来考题之外,还有她突然对我关闭朋友圈,也是判断依据……。

此外,那位工作人员在我强调了自己的强项,以及说了创作思路后,她突然称因为平台有新功能要上线,自己很忙,这谎言存在漏洞。

平台上线新功能,那是程序员的事,她既然在负责联系作者,就显然是有足够时间与各个作者沟通的,不会专挑没空的时候来联系我。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此外,在微信那头跟我吵架那人,应该就是他们平台编辑,也就是那道考题的作者。

因为报出挑战的态度,结果被迎头一棒,有点承受不了,所以狡辩得很来劲,狡辩不过去就给我强行扣一堆“不理解”之类的帽子。

认为他们有两个人在和我聊的判断依据,除了语气、立场、经验外,他们说法还前后矛盾。

某平台工作人员发言截图 某平台工作人员发言截图 某平台工作人员发言截图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既然他们发起挑战了,那就挑战到底吧。

再者,我分析他们工作人员这事,分析得对不对,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也不方便去验证。

那么,我只好顺便再给他们看一个我比较得意的现实推理例子,毕竟这个例子是得到验证了的,最后逼得对方承认了,可以确定是推理正确,推理成功了的。

这个例子是去年的事,也就是有个微博用户,自己开多个微信和QQ账号,用两个身份和我对话。其中作为“爆料人”的一方,出一千元稿费,让我帮他写一篇爆料文,曝光一个微博用户。那个微博用户呢,其实就是他自己。

他的目的,有敲诈和炒作两种可能,但被我给识破了。

这事要细细说来,故事还有点长。简单点说就是,我发现那人作为“爆料者”的身份,和那个“曝光对象”身份其实是QQ好友,又是微信好友。

知道他们是QQ好友还比较简单,但要推算出他们加着微信,难度就有点大了,但就是被我给推算出来了。

然后再配合其它依据,也就推算出了他是一个人用多个账号在我面前唱双簧。比如他谎称添加曝光对象微信和QQ加不上等等。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研究过推理艺术作品,也没有关注过这些学术名词,我那时候根本不知道演绎法这个名字。

但是,我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那次的推理方式,发现自己当时用的就是演绎法。

我也不知道演绎法这玩意,我为什么会无师自通。

本文作者侯潇与某平台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截图 本文作者侯潇用演绎法推理识破某博主唱双簧相关截图(该博主在QQ上承认了侯潇的推断的发言记录) 本文作者侯潇用演绎法推理识破微博用户唱双簧相关截图

回想此事来龙去脉,越想越觉得很好笑。

联系我是他们平台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我的,却对我的自我介绍,创作思路能产生那么大意见。

不能容忍别人自我介绍以及针砭行业弊病,这还叫人如何与之沟通交流?难道是我的话也误伤到了他们?戳到了他们的痛点?

我所强调的现实推理,也不存在夸大成分,仅仅是陈述事实,莫非也让他们听后心里不舒服了?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拿来考验我的那道考题,框架没有构思好也就罢了,文字还写得那么蹩脚,还是称为编辑的人写的……

这种事我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只是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才写出来与各方看官分享。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如此小肚鸡肠的平台,你敢跟他们合作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