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个好时代,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驴得水》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少儿不宜而且文章很长。
民国是个好时代,什么神奇的事情都能发生。我觉得现实不能发生的事,它都能往里装,而且让人感到亲切,很神奇。
《驴得水》是讲一群追求理想的人在体制下幻灭的故事。如果这电影故事在美国,也许已经有类似的结构,但在中国可以算是标志性的作品。
校长孙恒海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一把年纪但还是想实现自己的农村教育梦。裴魁山是个中年男教师,枪已经举不起。他后面成为了功利主义者,但无论如何,他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想着如何为学生着想的男人。张一曼是位见多识广的女老师,还是一个多面手,裁缝和英文都会一点,还是她最终举起了枪。周铁男是个体力旺盛,容易冲动的青年男子。他们四个一起来到偏远的农村,为了实验自己的教学理念而奋斗。
佳佳则是校长的女儿,整个故事的真善美代表。也只有她把驴得水当作是动物,而其他人只把驴当作是牲口。
讽刺的是,他们为了实现理想,必须要把驴说成英国海归教师才能获得实现理想的基本开支。有人反驳,他们还拿了这钱来私分。但谁又能在解决温饱之前去追寻理想?他们的花在建设学校的费用上,私自用的部分相比之下也只是微不足道。
有天代表体制的特派员来了,他要找真正的吕得水老师,为的不是教育的榜样,而是这个身份能够带来美国人的慷慨捐助中的利益。无论吕得水老师是一头驴,还是临时被抓来当替身的铜匠,特派员都能接受,他是要的只是那份利益。
一切都被特派员所代表的体制碾压得粉身碎骨。
铜匠是个悲剧的开头。经过假装的驴得水的闹剧,与张一曼的云雨,最后有了几本书作为回报。但事实说明他即使看过书后,也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他无法摆脱泼妇般的老婆,在体制面前也就是一头牲口。他报复张一曼的场景看似快意恩仇,只是利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剩余价值去跟体制换取的。他还是得乖乖地躺下假装一条死尸。
张一曼最为可惜。别看她放荡不羁,其实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即使是剃头时也会用理想的画面骗过自己一段时间。从她房子里的梳妆台的花露水以及裁缝的手艺,还有懂得几句日常简单的英文,可以看得出她来自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她是那个为了实现农村教育的理想而真的不顾一切的人,她比校长纯粹得多。她是为了大家而做校服,为了维持学校继续获得经费而睡服铜匠,也是为了维持学校整体利益义无反顾地在泼妇面前承认自己与铜匠发生过关系。即使是影片高潮铜匠报复审判,减掉头发她也是忍住,她没忍住的眼泪是为了失去了最后的自尊。
有人说她其实就是放荡,被批判是活该。不如说是所有人的奴性在作怪,当时的仅仅是因为特派员在场,所有人都默认遵守他的安排,他要大家骂张一曼就可以骂,这明明是动用私刑。要知道,那时拿枪的警卫还不用出来,在场的人奴性已经暴露无遗。最终,一曼举起了枪带着理想幻灭结束了自己的旅程。
校长的现实在于他可以为梦想不择手段,在荒诞的时代苟延残喘。必要的时候他要牺牲张一曼,那头驴,甚至他女儿的价值观。他在电影中呼喊着这一切的闹剧都是自己的错。不过,这是他的错吗?如果不需要让驴成了老师就可以得到应有的资助,或者驴无法通过审批成为老师,这种闹剧会发生吗?他的悲哀在于实现摆在面前无法认清,总以为只差一点点努力就可以实现,直到那一声枪声才让他睡醒。
别看裴魁山中间突然变成了一个让人恶心的功利主义者,但他代表的正是大多数在中年对生活失控的中年人啊,他的悲哀会不会是年轻人明日的悲哀?你说他不高尚,一开始最一本正经讨论奖学金的就是他。你说他不努力,他清楚圣经故事,还有英国鼠疫的假死案例。但他已经无法控制肚子疼,举不起枪。他明显感受到自己正在对一切失控,即使手忙脚乱他也要拼命抓住东西,这东西往往叫虚荣,钱和夏天穿在身上的貂皮大衣是最后的证明。
周铁男本来是堂堂一个敢说敢做的男子汉,在体制下的警卫的一枪警告之后,也变得乖乖顺从,不敢有半点违抗。跟《鬼子来了》异曲同工。
佳佳也无法幸免,她单纯善良,无法理解驴是怎么变成老师的,她也坚信写举报信就能让特派员收到惩罚,让事情解决。她的倔强在父亲跪下那刻放下,她所有生命天然的灵性都被禁锢在白色的婚纱裙下。最后,佳佳去延安找她的大哥,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至少那里没有这种破事啊!
看到了吧,在这种扭曲的体制下,男女老少,无一幸免,他们的理想只是体制利益的祭品。
民国的好时代还不算什么,我们还有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