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国学与传统文化书法篆刻论坛

残缺法二篆刻讲堂二十七章法十二

2019-02-16  本文已影响1人  拉玛西亚x

篆刻讲堂二十七章法十二残缺法二

古印本是光洁完整的,但是年长日久腐蚀残损使之斑驳。当然有的已经面目全非;有的不但无损全印之神,反而更添古朴、含蓄、苍拙之趣,比之完整之时更加的生动。如下图的古玺“文帝行玺”留红处有很多腐蚀残损之后的一些残破的白点,使得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本来略显板滞的印面更加的具有生趣。

对这种自然的残破效果要不要学呢?历代篆刻名家的看法曾经有很大的分歧。清篆刻家黄士陵认为:“汉印剥蚀,年深使然,西子之颦,其病也。奈何捧心而效之”。但是也有很多篆刻家开始在印中使用残缺法,以追求印文的古朴、苍拙之趣。

宋代陆游的一方印章,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残缺法所带来的岁月感。

到了清代,吴昌硕、赵古泥等人从封泥的残破美中受到启发,利用以刀刻石易崩裂的特点,创造性的表现“残破美”。昨日我们讲解残缺法主要是讲解残缺法如何使用,那么残缺法的残破追求的情趣有哪些呢。

1、寻虚实相生之趣,求舒展透气。

过于平整易板,适当残破可得虚实之美,又可以以残衬全,产生和谐之美。

上面的三方同文字印“园丁”都是清代篆刻家吴昌硕的印章。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残缺法的运用,产生的效果是有很大不同的,但是这些残破都避免了印文的板滞。第一方“园丁”印看上去较为的平整,但是在许多细小的地方进行了残破的处理,特别是“丁”字左边印边的几处小残破处理,虽然细小,但是如同草坪上的小野花,带给人一种生机盎然之感,使得整印平整中又不乏生趣。而第二方“园丁”的处理则更加的写意,其中界格的处理,似乎让人置身于田野之中的一条弯曲的乡间小路之上;而下方的边框则带有隶书燕尾的笔意,似乎一条涓涓的溪流一般,可谓如诗如画。第三方“园丁”则是在边框用了残破和不对称的处理,而“园丁”二字,则是让人仿佛看到一个拿着工具正气定神闲地审视自己田园的园丁一般,而“丁”字的下方与下边框的粘连残破,如同将工具插入土地之中一般,可谓虚实相宜,妙趣横生。如此三印的残破处理足见吴昌硕在残缺法上已经如入化境。

又如吴昌硕的这方“二耳之听”印,留红处点刻出的许多大小不一的白点,是作者有意为之,既与印边的残破呼应,更增加了印面大片留红的生机,使得整个印面更加的舒展透气。

2、使笔画断续粘连,以求气势贯通。

古代封泥年久残破,笔画、边格之间多断续粘连,名家精心仿之,以增强作品的气势。如清代篆刻家吴昌硕仿封泥之作“明道若昧”印。

残破浑然天成,断中有连,连中有断,气脉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古朴生动,过目难忘。而同样是“明道若昧”四字,吴昌硕的另一方印章却又有不同的感觉。

此印有印框,但是印框也做了相应的残破处理,与印文文字呼应;而界格的处理更是巧妙,虽然笔直,却又和印框没有相连,平整中又避免了呆板;而在“明”字的处理上更是独具匠心,“月”字有即将突破印框直升天际的感觉,其余的各字虽然略显过于平整,但是又暗暗的与印文的文字“明道若昧”之意境相互映衬。

3、破俗媚之弊,求古拙之情

明代杨士修认为:印章的古拙主要表现在“古貌、古意、古体”上。名家常以残破求“貌古”之趣。如吴昌硕“缶庐”。

该印仿白文古鉨,线条较细,印底残破较多,古拙之趣极浓。吴昌硕本人在印跋中用“此缶不落周秦后,吾庐位置侪箕帚,虽不求美亦不丑”来表述自己的心理感受。

赵之谦所刻“赵之谦印”疏密有致,虚灵舒展,线条流畅。几多残破,粗细起伏,笔断意连,线残而形全,既清新活泼,又有古朴之趣。

再给大家带来两方赵之谦的“赵之谦印”,大家可以自己比较一下,其中残缺法运用的不同所表现的印体、印貌、印意有何不同。

物品的残破有的奇妙无比,但多数杂乱无章,给人颓废之感。残缺法若运用的恰到好处,则美不胜收;若盲目乱破,弄不好会前功尽弃。

中国文人历来追求的是一种意境,不论书法、绘画,还是篆刻,追求何种意境配合相应的章法,所以清篆刻家黄士陵不喜残缺之法,因为他追求的并非古朴、苍拙之意,我们在实际的篆刻中也要时刻注意,如果你仿一方黄士陵的印,而自己贸然加入大量残缺法,定然是不伦不类之作。

在这里我们要再次强调一下残缺法的残破处理应该注意的地方:

1、应该根据章法、意境的需求,依字形笔势而定。对于粗狂豪放的印章残破的好可以增长气势,得古朴之趣。对仿玉印、圆朱文印和意境优雅的印章,残破则会破坏优雅之美。

2、残破之美应该力求自然天成,切勿太过的刻意。

3、应谨慎使用,对如何残破,要事先考虑周密,不可率意而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