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的彼岸花》小说连载

遗落的彼岸花·后记(1)

2017-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天福爱电影

《夜会》

终于写完了,耳旁反复响着王菲的这首《夜会》。写这篇小说的这段时间里,一遍一遍地听着这首歌,却一点也感觉不到腻味。每次听到她唱:“原谅你和你的无名指,是你让我相信还真有感情这回事......怀念都太奢侈,只好羡慕谁年少无知......二月十三号到此为止。”时,总会停下来,不自觉地仰头看看架上的书。不仅仅是因为欣赏林夕的才华,喜欢王菲如天籁般的歌喉,同时,也联想到好多故事就这样从指缝间流走了,“我们再来不及重新认识。”那些故事,真正能被记录的能有多少呢?有些心情,真正能不被日后所误解的又有多少?

浪漫主义

潘曾经跟我说,她觉得刘陵是个很有浪漫主义的人。在小说里,我尽量铺陈一些浪漫的情节,但总不自觉地给那些情景泼几盆冷水。于是,我想我并不擅长浪漫,又或者,我嫌葡萄太酸。

其实,最大的可能是我和刘陵理解的“浪漫”含义不同。刘陵说她总是记住她男朋友对她的好。所以她要的这些浪漫,可以是一束玫瑰花,一个意味深长的吻,甚至是一句永远实现不了的承诺,是抽离了现实之后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而我理解的“浪漫”不是华丽的情节,而更多是指心的自由。追溯古人,其代表人物有苏轼、李白、庄子之辈,近一些的有海子、Beyond以及许巍等,他们都是一些不被现实和情感所束缚的人。我始终觉得,一个能够挣脱束缚、存在于现实却能凌驾于现实之上的人,才明白浪漫的真义。而对或华丽或虚幻的片段的某种向往,只是形而上的浪漫,经不起现实的撞击。

这或许就是我把那些“浪漫”糟蹋得不伦不类的原因吧,我总是会在畅想那些美好的同时想到现实的残酷。

关于刘陵:不一样的四个人

刘陵说:“其实我只是个黄毛丫头,只能在你痛苦地寻找出口的时候,讲一些冷笑话的那种。”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存在即可被感知,我并不是一朵浮云,在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可以被触碰的,只是认识我需要一个过程。

同样,认识刘陵我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几年前早已定格的根深蒂固的印象,到几个月前上网以及短信的交流,再到电话里听到她温柔而略显稚嫩、却又饱含真诚的声音,再到重新见到她,这期间我仿佛看到她被分化成四个不一样的人。要把这四个印象整合到一个角色上,的确不是我所擅长的,更何况这四种印象之间还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

所以,在写这篇小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她一些模糊的影像(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没见过她的——连相片都没有,何况单纯从长相,只能平面地看到一个人。),这些影像占据着我思维中的一大片空间,并不断对我指手画脚,使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个过程就像在解一个没有谜底的谜,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永远不知道自己误解了多少。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在写一部小说,更像是在画一幅肖像画,不停地用笔堆砌有关刘陵的点点滴滴,从发型、眉毛到表情、姿态都一丝不苟。但如果把刘陵描绘得很成功,我倒没什么内疚的,问题是,我偷梁换柱,在不知不觉中把刘陵写成了另一个人。而这所谓的“另一个人”,我竟不知她是谁,也不知她有没有在我生命中打过照面。于是,我陷入一片迷雾中,痛苦地挣扎。

关于小说本身:从美丽到魅力的蜕变

说实话,我对它并不是特别满意,不是意犹未尽,而是觉得没有达到我以前的水平。(更不用谈超越)。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它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以往写的东西,大多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所有的情感我都有切身体会,但这次我要设身处地去揣摩他人的心境,难免有不足,甚至有误解。同时,在把这些体会写出来的这个过程中,感情又淡薄了几分,也就显得火候不足。

而不断纠缠在爱和不爱这样空洞琐碎的字眼里,使我自己也感到有些怠倦,恨透自己无法走出局限,寻找新的意义。

还有就是,因为掌握的素材比较繁琐,使我可发挥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倔强地希望自己可以把所有的细节都镶进去,却忽略了很多其他的东西。

可能我和刘陵对“浪漫”一词的理解存在分歧,所以对“美满的结局”也有不同意见。她要的美满是形式上的,是王子和公主排除万难,最终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的那种。少女之心对生活怀着这种憧憬自然是好的,平淡的生活会因心中饱满的希望而赋予新的意义。可惜的是,大多数平凡的人们,并不是宝哥哥和林妹妹,可以躲在远离尘世的大观园里花前月下、轻舞飞扬。

所以,我希望的“美满结局”应该是经历某段故事之后的成长,它包括对自身的反思与重新定位,生活态度的转变,对人生轨迹的积极思考等......我希望主角在有过那段经历之后,仍能够保持一份坚韧与信念,却多一分理性,但未必是冷酷和消极对抗。

这就像一块天生丽质的玉,静静地躺在流水中时,它纯朴而美丽,存在于无人问津的寂静中。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热心的雕刻家发现了它,将其雕琢,使之成为一件完美无瑕的艺术品。把主角看作一块玉,而那段经历便是整个雕刻的过程。

毕竟有些东西要铭刻在心里,所以经历中必然要承受一些痛苦。只是,当雕刻完成的时候,这块玉的身上也就凝聚了重量。它从此具备一种深藏在灵魂中的隐性的张力,我将其称之为魅力。这就是蜕变,像凤凰涅槃,也像蝴蝶破茧。

刘陵也问过我:“你觉得经历一段爱情就能够让我们成长吗?”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相似,一段经历能不能推动我们往前走,关键的不是它是否波澜壮阔,而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只有当我们投入地去体验,深刻地去反思它的时候,那段经历才具备了与众不同的意义。我们觉得生命漫长,是因为体验到我们心灵这段跋山涉水的旅程的漫长与艰辛,而与冗长的时间没有关系。如果我们的心里没有一个向往的地方,没有走过一段路程,那么我们的生命就是一片空白,更谈不上成长。所以成长的最本质的意义是体验和感受。去体验爱情、亲情、友情,去体验或残酷或温情的现实,去拥抱理想和信仰的力量,去迎接突如其来的挑战......然后把这些附着在灵魂中,这就是成长,就是蜕变。

在某种意义上,我和刘陵都算妥协过,我采用她幻想的浪漫,她放弃了她坚持想要的“完美结局”。可尽管如此,小说的立意仍不让我满意,我不甘于写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却也很难在这个故事里挖掘更深的意义,这是我的局限和无奈。我有限的经历局限了小说的深度,也凝滞我的思考。很遗憾,现在的我,没办法前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